年乡试承蒙教诲,下官至今难忘。"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尤其是您那篇《论君子之风》,当真是...振聋发聩。"
赵文华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那篇被士林传为笑谈的文章,是他此生最大的耻辱——当年为了讨好严嵩,他在文中极尽阿谀之能事,甚至写出"严阁老之风,山高水长"这等肉麻句子。
"陈子恒!"赵文华的手指猛地指向陈恪,指尖微微发抖,"你莫要仗着圣眷在身就目中无人!本官告诉你,这朝堂上..."
"朝堂上什么?"陈恪突然打断,声音依然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锐利,"是严阁老说了算,还是圣上说了算?"他微微倾身,如同猛兽锁定猎物,"赵侍郎,您这条狗链子,系得未免太紧了些。"
庭院内霎时死寂。
连晨起的麻雀都噤了声,只有远处更漏的滴水声清晰可闻。
赵文华的眼珠子几乎要瞪出眼眶,嘴唇颤抖着,却发不出声音。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曾经在他面前唯唯诺诺的举人,如今竟敢当面骂他是狗!
"你...你..."赵文华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却结巴得不成句子,"狂妄!放肆!本官要上奏..."
"上奏什么?"陈恪冷笑,右手按上了腰间玉带,这个动作让他整个人突然带上了几分肃杀之气,"说下官实话实说?"他向前一步,靴底踏在青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赵侍郎若不通文理,下官倒也略通拳脚。"
赵文华像被火烫了般猛地后退,官帽都歪了几分。
他可是听说过陈恪,这个看似文弱的书生,他的打架战绩不可谓不辉煌!
"子恒!"赵贞吉突然出声,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圣旨马上到了。"他目光扫过两人,最终停在陈恪脸上,"给老夫个面子。"
陈恪瞬间收敛了锋芒,向赵贞吉深深一揖:"座师的话,学生不敢不听。"
他直起身时,脸上已恢复了那副人畜无害的笑容,仿佛方才的剑拔弩张只是幻觉。
赵贞吉转向赵文华,正要开口调解,却见对方已经甩袖退到廊柱旁,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活像只斗败的公鸡。
"哼!"赵文华从鼻子里挤出一声,强撑着最后的尊严,"本官不与你一般见识。"
知乎收藏夹《明代微表情解析》自动翻开:【当对手用"不与你一般见识"收场时,通常意味着他自知理亏且无力反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