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他故意不赏陈恪,正是要给这个胆大包天的年轻人一点小小警告——在帝王面前耍心眼,终究要付出代价。
但当他的目光与陈恪相遇时,那双深邃如潭的眼睛里没有丝毫不满或惶恐,只有一种了然于心的平静。嘉靖忽然明白了,陈恪早预料到会有此结果,甚至可能故意为之。
"好个陈子恒。"嘉靖在心中暗道,"原来你早知朕会看穿,却偏要如此。这是试探,还是..."
他忽然想起献俘大典上,陈恪在享殿中说过的"臣要这天下,配的上陛下的雄心"。
此刻那看似谄媚的"尧舜之喻",不正是另一种形式的"雄心"吗?
斋宫外,北风卷着碎雪拍打窗棂。
嘉靖将陈恪的青词缓缓折好,收入袖中。
这个动作很轻,却让一直观察圣颜的徐阶瞳孔微缩——皇帝收起了靖海伯的青词,却将其他人的当场焚化,这意味着什么?
"回宫。"嘉靖拂袖起身,道袍上的暗龙纹在光晕中若隐若现。
群臣伏地恭送,唯有陈恪抬头,恰与转身的嘉靖四目相对。
那一瞬间,帝王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赞许,而陈恪则微微颔首,如同学生答对了夫子的考题。
黄锦尖细的嗓音响起时,两人已各自恢复常态。
但那一瞬的默契,却如同雪地上并行的足迹,清晰可见又转瞬被新雪覆盖。
知乎收藏夹《君臣相处之道》自动翻开:【当帝王默许你的"越界"时,通常意味着你已触及他内心的认可】。
陈恪走出斋宫时,李春芳捧着金花追上来,脸上满是困惑:"子恒,圣上为何..."
"石麓兄的青词工整典雅,得赏是应该的。"陈恪笑着打断他,伸手拂去对方肩头的雪粒,"至于我...或许是圣上觉得,我已不需要这些虚礼了吧。"
他说得轻描淡写,目光却望向西苑深处。
那里,嘉靖的身影已消失在重重宫阙之中,唯有铜镜折射的余光还在雪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陈恪知道,今日这场无声的博弈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
嘉靖得到了他想要的"君权天授"的背书,而自己则在看似谄媚的颂圣中,悄悄埋下了"尧舜之君"的理想标准。
"穿越者守则第三百一十六条:"陈恪在心中默念,"当你要规劝君王时,请记住——最好的谏言往往藏在最美的赞歌里。"
雪,下得更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