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埋压”在下方,发出微弱的呼救声(或设定为无回应状态)。浓尘弥漫(使用面粉模拟),如同地狱的景象。
搜救行动立即展开:
评估与警戒: 林野首先命令:“安全员!评估结构稳定性!标记危险区域!设立观察哨,警惕余震!” 防止二次坍塌伤害救援人员,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生命探测与定位: 队员迅速使用声波/光学生命探测仪(道具)扫描废墟缝隙。“这里有生命体征信号!” “这边有回应声!” 位置被快速锁定,如同在黑暗中找到了灯塔。
破拆与支撑: 针对不同障碍,队员使用液压扩张钳小心翼翼地撑开变形的金属门窗框,用无齿锯切割阻挡的板材,用顶撑设备稳固摇摇欲坠的构件。每一次破拆都伴随着林野的体型:“轻!慢!稳!注意保护下方空间!”
狭小空间救援: 一名体型较小的队员,在队友的协助下,携带小型急救包,艰难地钻入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接近“伤员”。外部队员持续与内部队员保持通讯,传递工具,并随时准备接应,如同在进行一场精密的手术。
伤员处置与转运: “伤员”被救出后,医疗组立刻上前进行检伤分类:模拟头部外伤、腿部开放性骨折、窒息等不同伤情。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使用SAM夹板)、清理呼吸道、CPR(针对无呼吸脉搏伤员)等急救措施有条不紊地展开。随后,伤员被小心地固定在折叠担架上,迅速转运至“临时医疗点”。整个过程中,保安队员展现了令人惊讶的、近乎专业的战地急救技能(TCCC基础),这得益于林野坚持引入的专业培训,让他们不仅仅是战士,更是生命的守护者。
救援过程中,模拟余震发生(短促的晃动音效和结构摩擦声),正在破拆的队员反应迅速,立即停止动作,稳住身体并快速观察周围结构变化,确认安全后才继续作业,展现了高度的风险意识和临场应变,如同真正的战士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
当最后一名“被困人员”被成功救出并转运,标志着历时近三小时的高强度综合演练落下帷幕。汗水早已浸透了保安队员们的制服,寒风一吹,冰冷刺骨,但每个人的眼神都异常明亮,疲惫中透着一股脱胎换骨般的坚毅,仿佛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
在安保中心前的空地上,林野对所有参与人员进行了深度总结。他没有过多表扬,而是直指演练中暴露的关键问题,如同一位严厉的导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