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太好了!”赵明远用力拍了拍李铭的肩膀,“辛苦了!你们三个这次立了大功!快回去休息!报告明天再弄!”
办公室里响起一阵轻松的低语。一场可怕的危机消弭于无形,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林野坐在角落里,听着李铭的结论,心中的那点不安并未完全消散。表面划痕和油漆剥落?结合那个位置的结构应力……但他什么也没说。他只是默默地看着李铭被簇拥着,看着赵明远脸上的赞许。
第二天,李铭等人开始撰写详细的现场复核报告。林野则被赵明远叫了过去。
“小林啊,”赵明远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将一张单据推到林野面前,“这次支援山区工区,时间紧任务重,大家都很辛苦。这是你们的差旅报销单,填一下,该有的补贴都按最高标准算。”他指了指单据上“差旅补贴”一栏后面那个醒目的数字——那是局里明文规定的、针对艰苦地区野外作业的日补贴标准。
林野看了一眼那个数字,没说什么,拿起单据:“好,谢谢赵科。”
“嗯,尽快填好,贴好票据,直接拿给财务小张就行。我跟她打过招呼了,特事特办,优先处理。”赵明远补充道,显得格外“体恤”。
林野拿着单据回到座位。出差15天,风餐露宿,在泥泞和探照灯下熬夜操作设备…虽然结论是虚惊一场,但过程的艰辛是实实在在的。这份补贴,是对这份付出的基本认可。
他拿出积攒的票据:高铁票、长途汽车票、极其简陋的山区招待所定额发票、甚至一些零散的餐费小票(按规定,部分艰苦地区餐补可据实报销)。他按照流程,仔细地粘贴、填写。这一次,他依旧没有拿出道尺来辅助粘贴,只是凭着感觉,动作熟练了许多。
填好单据,贴上最后一张发票。他看着报销单上自己填写的补贴金额,对照着赵明远指给他的那个“最高标准”数字,确认无误。
他没有去找李铭签字——李铭还在忙着写他的“立功”报告。赵明远说过“特事特办,直接找财务”。林野拿着单据,走向位于另一层的财务室。
财务室里弥漫着纸张和打印机碳粉的味道。几个会计正在忙碌。林野找到负责报销的张会计——一个四十多岁、面容严肃、戴着套袖的女人。
“张会计,技术安全评估科的差旅报销,赵科长说跟您打过招呼了。”林野将单据递进窗口。
张会计抬起头,推了推老花镜,接过单据,没看林野,直接翻到补贴计算页。她拿出计算器,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