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统招的专升本”……这个他从未刻意隐瞒、也从不认为低人一等的学历标签,此刻在王科长“大局观”的教诲之后,在张强的火箭提拔面前,被赋予了全新的、冰冷的注解——它不再仅仅是一个教育经历的记录,而是一道无形的、坚硬的壁垒,一道将他隔离在核心圈层之外的“原罪”。技术可以精进,经验可以积累,但这道刻在档案里的“出身”烙印,似乎成了他在这座大厦里永远无法逾越的天堑。
下午回到技术安全评估科,空气里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压抑着的兴奋感。赵明远科长不在,去参加某个会议了。邻座的李铭依旧对着电脑敲打,但镜片后的眼神似乎比平时多了几分专注,也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紧绷。斜对面的两位女同事更是凑在一起,对着电脑屏幕指指点点,声音压得极低,却难掩激动。
“快看内网通知!‘智慧管网综合安全监控平台’项目启动了!牵头的是信息中心,但咱们技术科是核心支撑!”
“天哪,这可是局里未来几年的标杆项目!据说投入巨大,部里都挂了号的!”
“参与名单下来了吗?不知道我们有没有机会……”
“肯定轮不到我们这种打杂的,核心组肯定要精兵强将,还得是‘背景过硬’的……”
“智慧管网平台”……林野捕捉到这个关键词,心脏不受控制地猛跳了一下。他在机务段时就听说过这个项目的雏形构想——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全局错综复杂的油气管网、蒸汽管网进行实时状态监测与风险预警。这几乎是每一个搞管道安全技术的人梦寐以求的平台!它能将探伤从被动、离散的抽检,变成主动、连续的监控,意义非凡!
一股强烈的渴望瞬间冲淡了午餐时的郁结。技术!这才是他该去的地方!他几乎立刻就想打开电脑,查阅项目详情,看看自己能在哪个环节贡献力量。凭借他在一线积累的探伤经验和数据处理能力,再加上道尺那超越常规的辅助分析潜力……
“咳。”李铭清嗓子的声音不大,却像一盆冷水,精准地浇在林野刚刚燃起的热情上。
林野抬头,只见李铭已经站起身,手里拿着一份打印好的文件,脸上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近乎刻板的严肃。他没有看林野,而是径直走到斜对面那两位女同事桌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刘,小王,”李铭的声音不高,但足以让办公室每个人都听清,“赵科指示,关于‘智慧管网平台’项目,我们科室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