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的钢铁冰冷而坚硬,带着一种工业时代特有的、不容置疑的冰冷质感。它像一条蛰伏的巨蛇,沉默地蜿蜒伸向无垠的黑暗深处,仿佛要将所有窥探它秘密的人,都拖入那深邃而危险的腹地。林野单膝跪在冰冷的钢轨上,夜风卷起他额前的碎发,带来远处田野里泥土的腥气和某种不知名野草的苦涩。他手中的数字探伤仪,屏幕幽幽地泛着蓝绿色的荧光,那光晕映照在他紧锁的眉宇间,投下深深浅浅的阴影,如同某种不祥的预兆。那眉间的阴影,是长时间专注与忧虑刻下的深刻沟壑,仿佛要将他的灵魂都禁锢在这片阴影之下。
空气中弥漫着铁锈的陈腐气息,那是钢铁与时间缓慢交媾后留下的印记;混杂着机油的油腻味道,那是钢铁的欲望与润滑;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那是低频震动如同无形的巨手,持续不断地捶打在人的神经末梢上,让人的意识在清醒与眩晕的边缘徘徊。那震颤频率稳定在1.5赫兹,如同大地深处传来的一记记病态脉搏,固执地敲击着他的感官,令人心悸。但这并非远处列车的轰鸣,那轰鸣早已在更远的地方平息,留下的是一种更原始、更内在的震颤——是脚下这条代号K78-237的钢轨本身,在以一种痛苦而诡异的节奏“呼吸”,甚至可以说,是在“生长”。它不再是冷硬的死物,而像是一个正在经历某种不正常蜕变的活体。
林野的目光死死地锁定在探伤仪的屏幕上。原本平滑如镜、象征着材料均匀与稳定的声波衰减曲线,此刻却像是被无形的利刃反复切割,裂开一道道深不见底的黑色峡谷——声子禁带。这些禁带,是声波在特定频率下无法传播的禁区,是材料内部周期性结构为声子(晶格振动的量子)精心设下的无形牢笼。它们的存在,本身并不可怕,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是材料性能优异的体现。但就在不久前,图谱上还清晰地标记着七道这样的禁带,它们的宽度、位置,都符合K78-237钢轨的标准参数。然而,仅仅一次1.5赫兹的震颤波动之后,屏幕边缘,一道崭新的、更加深邃的黑色豁口,如同墨汁滴入清水,悄无声息地蔓延、渗透,最终凝固。
第八道禁带!
林野的心脏猛地一沉,仿佛被那新生的黑暗瞬间攥紧,血液仿佛凝固在血管里。指尖瞬间冰凉,他几乎是本能地调出内部记录仪实时捕捉的晶格结构动态演变模型。三维模型在屏幕上疯狂旋转、分解、重构,快得令人眼花缭乱,仿佛在演绎一场微观世界的末日狂欢。那些构成钢轨核心、本应如同钻石般稳固的声子晶体原子团簇,此刻却像在进行一场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