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超声波束反向传播,探伤仪接收到的信号不再是来自钢轨内部的缺陷反射,而是被反向折射回来的、看似“正常”的波束。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探伤仪会显示钢轨“健康”,而实际上,钢轨内部可能早已千疮百孔。
话音刚落,实验室的门被猛地撞开,发出“砰”的一声巨响。老陈,那位头发花白、经验丰富的老探伤专家,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额头上布满了汗珠,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用防震泡沫包裹着的钢轨样本。
“小林!快看这个!”老陈的声音因为激动和紧张而变得有些发哑,他将样本放在操作台上,小心翼翼地拆开泡沫,“这是从沪昆线刚拆下来的,就在鹰潭段附近。”
样本是钢轨的一段侧面,大约半米长。在惨白的灯光下,它表面布满了细密的波纹,如同水面泛起的涟漪,在金属特有的冷光下若隐若现。这些波纹看起来不像是自然形成的划痕或锈蚀,更像是某种经过精心设计的结构。
林野戴上橡胶手套,拿起放大镜,小心翼翼地凑近样本表面。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那些波纹确实不是普通的划痕,而是由无数纳米级的压印结构组成的,排列方式呈现出一种高度有序、周期性的几何图案。
“这……这是声子晶体?”林野的声音有些颤抖。他上周在查阅一篇关于新型声学超材料的论文时,曾经看到过类似的“声子晶体”结构示意图。声子晶体是一种人工设计的周期性结构材料,可以通过控制声波的传播,实现声波的滤波、聚焦、甚至反向传播等神奇效果。
“是的,声子晶体!”老陈的声音也激动起来,他凑过来看,“OMEGA公司!他们竟然在钢轨内部刻了声子晶体!这是声学超材料的核心结构,能让声波绕开障碍物传播,甚至反向折射!”
林野的指尖轻轻抚过样本表面,突然感觉到一阵极其细微的震动,仿佛钢轨本身在呼吸。他抬起头,看向窗外,远处的沪昆线铁路线在晨曦中若隐若现,平日里笔直坚硬的钢轨,此刻看起来竟然有些微微起伏,像一条刚刚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的巨蟒,充满了不祥的意味。
更远处,他仿佛听到了一种低频的嗡鸣声,像是大地深处传来的呼吸,又像是某种巨大机械启动时的轰鸣。那声音微弱而持续,频率……正是1.5Hz。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Hz……”林野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寒意,“和十年前京都事故当天的地震波频率一样。”
就在这时,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