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玉石,渐渐清晰起来。
当噪声压制达到那临界般的最佳点时,噪声电流的自相关函数曲线在τ=0附近,悄然发生着令人心惊的变化。原本尖锐如刀锋的峰值,此刻竟化作一个明显的下凹,仿佛高亢嘈杂的声音被瞬间掐断了喉咙,世界在那一刻骤然安静,只剩下一种近乎凝固的、令人窒息的寂静。
然而,就在这寂静达到顶点的刹那,异变,毫无征兆地发生了。
在耦合剂的粘稠介质中,那些原本负责生成1.5Hz主频噪声的纳米传感器微粒群,它们的表面几乎在同一时间,同时浮现出极其复杂、宛如声波纹路般精细的蚀刻图案。这些图案在显微镜的冷光下,闪烁着一种诡异而微弱的光芒,既像是某种远古文明的密码,神秘而不可解;又像是某种恶意低语的嘲笑,带着冰冷的寒意,直刺人心。
林野的心猛地一沉,几乎是本能地,他立刻启动了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程序,如同一个急于破译古老卷轴的学者,将这些复杂、闪烁的纹路疯狂地解析、还原,试图从中找出那隐藏在寂静背后的答案。
最终,一段文字清晰地出现在屏幕上:
Noise Model: LiuC_Approval_Signature_Pattern. Source: 237hr Recording @ OmegaLab. Primary Freq: 1.5Hz. Licensed for K78-237 Project.(噪声模型:刘成_审批_签字_压力模式。来源:OMEGA实验室237小时录音。主频:1.5Hz。授权用于K78-237项目。)
OMEGA实验室,那座冰冷的机器巢穴,竟将长达237小时的录音监听,淬炼成了一柄无声的匕首。他们捕捉刘成审批签字时那转瞬即逝的生理压力波动,如同猎手追踪猎物的气息,将其扭曲、放大,最终凝结成那致命的1.5Hz“死亡噪音”——一种能穿透钢铁、直抵灵魂的频率。这魔鬼般的频率被浇筑进耦合剂,如同植入钢轨血脉中的毒瘤,静待着成为压垮整个铁路系统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哪里是什么技术突破?这分明是对人性最彻底、最冷酷的践踏!他们竟敢利用个人最隐秘的生理特征,编织出一张覆盖全系统的安全漏洞之网,将腐败的种子与毁灭的危机,用最恶毒的方式捆绑在一起。其心之险恶,如深渊难测;手段之卑劣,令人发指,只觉脊背发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野猛地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