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部分重叠的弧段,有些弧段还带有明显的肩峰。波特图上,模值曲线和相位角曲线更是跌宕起伏,充满了无数细微的转折点和峰值。
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由均匀溶液和光滑电极组成的体系该有的阻抗图谱。林野的心跳开始加速。他调出探伤仪内置的强大等效电路拟合软件。常规的模型,比如简单的电阻串联、或者由电阻R、电容C、常相位角元件CPE(用来模拟不理想电容或弥散效应)组成的简单串并联模型,根本无法贴合这复杂的曲线。拟合度低得可怜,残差图谱更是乱成一团。
林野没有气馁。他开始尝试构建更复杂的等效电路模型。他根据图谱特征,在电路中加入了更多的元件:代表电荷转移过程的电阻R_ct,代表扩散过程的Warburg阻抗Z_W,代表双电层电容的C_dl,代表吸附或弥散效应的CPE,甚至为了拟合某些特殊频率下的电感效应,他还谨慎地加入了一些小电感L。元件之间不再是简单的串联或并联,而是形成了多层次的串并联网络。
每一次调整模型结构,软件都会自动进行拟合计算,并将结果反馈回来。林野像一位技艺精湛的雕塑家,耐心地、细致地雕琢着这个虚拟的电路模型。几个小时过去了,实验室的灯光已经变得昏黄。林野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再次调整了一个CPE的n值,然后点击了拟合按钮。屏幕上,拟合曲线几乎完美地贴合了实验数据点,残差图谱也呈现出随机分布的、符合预期的白噪声模式。拟合度高达99.8%!
他长舒了一口气,但随即,一个更加荒诞、更加恐怖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击中了他。他凝视着屏幕上那个最终确定的、由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电阻、电容、电感、CPE元件构成的庞大等效电路图。这张图的结构,这张图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竟然与他之前从情报部门秘密渠道获取的、关于刘成权力网络的绝密评估报告中的结构图,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那份报告,是基于多年的观察、分析,甚至是一些秘密线人的情报,绘制出的刘成在系统内权力结构、人脉关系、影响力分布的详细图谱。报告中的节点代表不同的人或部门,连线代表权力关系、利益输送或影响路径,节点的权重代表权力大小或关系强度,连线的粗细代表影响程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野开始将这两个图进行一一对应。他将等效电路图中的每个元件参数——电阻值R1、R2…,电容值C1、C2…,电感值L1、L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