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精心排列过,每一粒磁粉的指向都像是经过了精密的计算,形成了一种虚假的和谐。
这种排列模式…林野的指尖在键盘上飞舞,调出庞大的数据库进行模式匹配。数据库里存储着数以万计的磁粉图谱及其对应的裂纹特征,也包括各种已知干扰因素导致的磁粉分布模式。匹配过程持续了几秒钟,结果再次指向那个令人作呕的源头,只是这一次,匹配的依据更加匪夷所思。
磁矩方向分布模式匹配度:98.7% | 匹配源:审批印章_刘成_样本磁场方向分布图。
刘成!那个签字审批通过这份“健康”报告的人!林野猛地瞪大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刘成审批文件上的印章,其油墨中含有的磁性微粒在盖章瞬间形成的微观磁场模式,竟被“编辑”进了钢轨裂纹的磁畴结构里!这不再是简单的“克隆”,而是更高级、更精准的“基因编辑”。OMEGA利用某种他完全无法理解的技术,像使用分子剪刀一样,直接“剪接”和“重写”了裂纹区域的磁畴特征,将其重构为印章磁场的“健康”模式。这就像是用一个完美的、但完全错误的基因片段,替换掉了原生物体中那段关键的、暴露缺陷的基因序列。
林野的心脏狂跳起来,一种前所未有的寒意顺着脊椎爬升。他仔细分析着匹配报告的细节。分析表明,这种编辑的“精度”,即对真实磁畴异常掩盖的完美程度,竟与刘成盖章时施加的压印力度(0.3MPa)正相关——盖章越用力,“编辑”效果就越天衣无缝。这简直是一种病态的技术炫耀,OMEGA不仅在使用这种技术,还在其中融入了某种近乎恶作剧的、带有个人印记的“艺术感”。他们不仅仅是掩盖缺陷,更是在钢轨的微观世界里,刻下了刘成审批的“指纹”。
他调出刘成那份审批文件的扫描件,放大印章区域。果然,印章边缘的磁性微粒分布,与磁粉图谱上被“编辑”后的磁畴分布模式高度吻合。OMEGA的技术人员,甚至可能就是刘成本人,利用盖章这一看似无关紧要的行政行为,巧妙地植入了伪造数据的“种子”。这已经不是技术对抗,这是赤裸裸的、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的欺诈和谋杀预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冲突升级:
林野感到一阵眩晕,他需要冷静。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将注意力从愤怒中拉回来。他知道,现在不是情绪化的时候,必须尽快验证这种“基因编辑”的后果,以及它的传播范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