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组成一个临时的计算集群。他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其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饥饿,大脑高速运转,与那些冰冷的代码进行着无声的搏斗。他时而紧锁眉头,时而恍然大悟,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屏幕上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倾泻。
数小时后,当第一缕晨光透过实验室狭小的窗户,投射在地板上时,一个特殊的“诊断模式”被林野强行加载到了探伤仪上。这并非一个官方存在的模式,而是他基于底层协议,临时“硬塞”进去的一段特殊指令。他就像一个叛逆的工匠,强行修改了精密仪器的运行规则。
屏幕上,原本平滑完美的健康图谱,在施加了反向阻抗轨迹后,如同平静的水面被投入了一块巨石,剧烈地扭曲、震荡!那些原本和谐统一的波形瞬间变得混乱不堪,如同暴风雨中的海浪,起伏不定。在混乱的波纹中心,一个清晰的“污染源”标记被凸显出来——那不是一串代码,而是一个微缩的、动态旋转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碱基序列的排列方式与刘成文件的纸张纤维DNA图谱高度吻合,几乎可以认为是完全一致的复制品。旁边,一行小字闪烁着幽光,像是在挑衅般宣告着它的存在:
克隆源:OMEGA SCS-Seq Module v2.3.7
单细胞测序技术 (SCS-Seq)!林野倒吸一口凉气。OMEGA公司,他们竟然将用于生物医学领域、能够精确读取单个细胞中基因信息的高精尖技术,扭曲地、令人发指地应用到了这里!他们将纸张这种物理载体的微观基因信息,通过某种他尚未完全理解的机制,“克隆”成了掩盖钢铁伤损的基因指令!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滥用,这更像是一种对科学伦理的亵渎,一种将生物世界与机械世界强行扭曲融合的疯狂实验。
纸张纤维的DNA,审批流程的物理痕迹,竟然成为了决定铁路安全与否的幕后黑手。刘成的名字,连同OMEGA公司这个看似光鲜亮丽的品牌,如同烙印般刻在了这场巨大安全隐患的核心。林野看着屏幕上那个旋转的DNA双螺旋,拳头不由自主地紧握,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这不仅仅是一场技术破坏,更像是一种精心策划的、针对公共安全的阴谋。而他和刘成,以及那些无辜的乘客,都成了这场阴谋棋盘上的棋子。
他迅速冷静下来,知道自己现在不是愤怒的时候。他迅速截取了屏幕上的所有证据,包括原始数据、历史对比图、逆向解析出的克隆指令、DNA匹配结果、反向阻抗模型的效果图,以及那个揭示了一切的单细胞测序模块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