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调出碱基对数据库,一个专门用于研究OMEGA公司所谓“生物编码探伤技术”的辅助工具。他将相位偏移角度转换成对应的氢键参数——腺嘌呤(A)与胸腺嘧呤(T)之间的氢键角度通常为110°,胞嘧呤(C)与鸟嘌呤(G)之间的氢键角度通常为105°。这是生物学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也是DNA双螺旋结构稳定性的关键。当他将图谱上的第一个异常角度127°输入数据库进行比对时,他猛地坐直了身体,椅子在地面上划过一道刺耳的声响。127°?这不是自然存在的碱基对氢键角度!在标准的DNA碱基配对中,不存在这样的角度。
屏幕上的数据像潮水般涌来,每一个异常角度都对应着一个不存在的、被人为构造出来的“碱基对”。A-T键110°,C-G键105°,而图谱上显示的,却是127°、98°、142°……这些数字像一个个扭曲的符号,嘲笑着他之前的无知和轻信。他仿佛看到了一双无形的手,正在用这些数字,编织一张巨大的、无形的网,试图将真相彻底掩埋。
屏幕突然黑了一瞬,像是被什么东西短暂地“抽空”了能量。紧接着,屏幕重新亮起,但图谱界面却弹出了一个从未见过的窗口,一行冰冷的、机械化的字样瞬间攫住了他的心脏:检测到未授权解析操作,启动碱基切除修复程序(剩余时间:00:02:17)。
林野的心跳如擂鼓般狂跳,几乎要冲破胸膛。这是图谱自毁机制!他猛地想起技术文档里那个被标注为“机密”的章节——为防止敏感信息泄露,经过OMEGA公司“生物编码”技术处理过的图谱,会在解析时触发分子级的数据销毁程序,像细胞凋亡般不可逆转。一旦检测到非授权的、试图解码或逆向分析的操作,系统就会自动启动自毁程序,将所有被编辑过的数据彻底清除,恢复成看似“正常”的原始状态。而倒计时,只剩下两分十七秒。
“小周!”他几乎是吼了出来,声音因为恐惧和急迫而变形,像一头被逼到绝境的野兽,“把备用探伤仪推过来!快!”
小周显然被吓了一跳,抱着文件的手一抖,几张纸飘落在地。他愣了两秒,眼神里充满了惊恐和茫然,但看到林野脸上那从未有过的、如同死神的凝重表情,他还是反应过来,连滚带爬地抱起地上的文件,然后像一阵风似的冲了出去。几秒钟后,他推着一台崭新的、还带着塑料保护膜的备用探伤仪冲了进来,脸上满是汗水,呼吸急促。
林野没有时间感谢,他甚至没有看小周一眼。他扯掉自己的工牌,用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