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的镊子,还有几根不同粗细的探针。他拿起一根最细的、顶端带有微弱磁性的探针,这是用来处理最精细电路连接的利器。他深吸一口气,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屏幕上的三维模型和探伤仪主板的实际结构上。
拆解工作开始了。林野的动作异常轻柔而精准,仿佛在进行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他的手指在主板密集的线路间游走,探针尖端如同灵巧的柳叶刀,小心翼翼地接近后门模块的每一个连接点。每一次触碰,屏幕上的模型都会给出实时的反馈,显示电流的变化和数据的流动。他必须找到那些异常的、不属于正常电路的连接,然后,在确保不损伤周围元件的前提下,将其彻底切断。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也是一场与自身极限的较量。探伤仪的处理器早已不堪重负,算力仅剩0.7%,连维持基本运作都捉襟见肘,屏幕上的图像开始出现轻微的卡顿和闪烁。汗水不停地从林野的额角滑落,滴在操作台上,又被迅速蒸发,留下淡淡的盐渍。他的背心被汗水浸透,黏糊糊地贴在身上,很不舒服,但他无暇顾及。他的世界里,只剩下屏幕上的三维模型、手中的探针,以及主板上一条条细如发丝的线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实验室里的空气似乎越来越稠密,压得人喘不过气。林野已经拆解了七八个连接点,后门模块在屏幕上的模型开始变得支离破碎,失去了整体性。但他知道,这还远远不够,真正的核心,那个控制整个后门运作的“大脑”,可能还隐藏在最深处,或者,伪装得最为巧妙。
突然,屏幕上的图像剧烈地闪烁了一下,几乎完全黑屏,只有探伤仪主板上的某个区域,依旧顽强地亮着微弱的红光。同时,一阵尖锐的警报声响起,那是系统在发出最后的警告——能量耗尽,即将崩溃!
“不!”林野心中一紧,知道这是探伤仪在向他发出最后的信号。它已经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再也无法支撑下去了。而他还差最后几个关键连接点没有处理。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屏幕上那个代表后门模块核心的节点,它位于主板上一块相对独立的、形状不规则的芯片下方。这块芯片本身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校准模块,但根据参数分析,后门的核心电路就隐藏在它的内部,通过几个极其隐蔽的微焊点与外部相连。
没有时间犹豫了!林野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换了一根更粗一些的、带有微弱电流的探针。他瞄准了芯片下方的一个极其微小的焊点,那是后门模块最后一个主要的供电连接。他深吸一口气,手腕稳稳发力,探针尖端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