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会直接影响列车过弯的稳定性和乘客舒适度,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脱轨风险!
林野立刻将发现报告给了张工。张工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他亲自坐到电脑前,调出原始数据、平差过程和计算结果,一项项复核。仓库里的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张工的眉头越锁越紧。
“数据……没错。”张工最终抬起头,声音沙哑,带着难以置信的沉重,“计算……也没错。问题……出在轨道本身。”他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见鬼了……这条线每年都简单检查,怎么会……”
问题确认了,下一步就是上报。张工拿起电话,准备打给后勤处负责此事的刘科长(正是张明父亲的下属)。就在这时,仓库门被推开了。
张明走了进来。他依旧穿着那身笔挺的工装,头发一丝不乱,脸上带着惯常的从容。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张工,忙着呢?”张明扫了一眼电脑屏幕上的轨道数据图,目光在林野脸上停留了一瞬,“刘科长让我来问问,实习线复测的报告出来没有?段里等着汇总呢。”他的语气很随意,仿佛只是例行公事。
张工放下电话,神情复杂地看着张明:“小张,报告……有点问题。我们发现实习线南弯道区段,实际超高值存在系统性偏低,比设计值小了接近3毫米。数据反复核对过了,确定是轨道本身的问题。这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尽快安排维修评估。”
“哦?有这事?”张明挑了挑眉,脸上掠过一丝惊讶,但很快恢复了平静。他走到电脑前,俯身看着屏幕上的数据。“2.7毫米……误差范围之内吧?会不会是测量误差?毕竟……”他意味深长地瞥了一眼那台索佳SET2X,“社里的设备,服役时间长了,精度难免有点……波动?”
这话像一根毒刺!直接质疑了数据的可靠性和设备的性能!更是隐晦地将责任推给了测绘社!
林野的血一下子涌上了头顶!他可以忍受张明的优越感,可以忍受资源的不公,但绝不能忍受对自己和张工用汗水甚至健康换来的、反复核验过的精准数据的污蔑!这是对他们技术能力和职业操守的侮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学长!”林野猛地站起来,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但异常清晰,“数据是我观测、计算、反复核对的!原始记录、平差过程都在这里!仪器状态我们全程监控,并在计算中做了已知误差修正!这2.7毫米的系统性负偏差,绝不是测量误差!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