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嗯。”陈涛的声音很轻,“工务段,干了大半辈子线路工。”
“线路工?”林野想起白天师兄那身破旧的工装和黝黑的脸,“那……辛苦吧?”
“嗯。”又是简单的一个字。过了几秒,陈涛才补充道,“风里雨里,巡道、检修、抢险……落下一身病。”他的语气很平淡,听不出太多情绪,但那种平淡本身,就带着一种沉重的疲惫感。“他总说,让我好好读书,别走他的老路。”黑暗中,陈涛似乎苦笑了一下,“结果……我还是来了这儿。”
林野沉默了。陈涛的父亲,一个干了大半辈子的老铁路人,用亲身经历告诉儿子“别走老路”,而儿子最终却和他站在了同一个起点。这其中的无奈和沉重,比任何控诉都更有力量。技术?或许能改变个人的境遇?但能改变这个庞大系统里根深蒂固的东西吗?能改变“血统论”和“学历歧视”吗?父亲林建国的话再次清晰地回响在耳边。
混乱的思绪像一团乱麻,找不到头绪。疲惫最终压倒了精神上的挣扎,林野在昏沉中睡去,梦里依旧是冰冷的铁轨网格、飘落的考核单和黑暗中明灭的烟头。
尖锐的哨声再次撕裂清晨。又是军训。
重复的立正稍息,枯燥的正步练习,教官赵士官那金属般冰冷的口令,在经历了一夜的精神冲击后,显得更加难以忍受。每一个动作都带着一种被驯服的屈辱感。林野的动作变得有些机械,眼神里多了几分疏离和审视。他不再试图用“铁道精神”来激励自己,而是像一个旁观者,冷眼看着这出名为“纪律磨砺”的仪式。汗水依旧浸透衣服,脚底依旧疼痛,但心里的那团火,似乎被昨晚的阴影浇灭了大半。
午休时,食堂里的喧嚣依旧。王海、李斌、陈涛都沉默了不少,显然昨晚的阴影对话和各自的思虑都压在心头。林野端着餐盘坐下,味同嚼蜡。
“下午好像有课了。”李斌看着刚拿到的课程表,打破了沉默,“《铁道工程概论》和《工程制图基础》。”
“总算不用踢正步了。”王海闷闷地说,语气里带着一丝解脱。
下午的课在主教学楼一间普通的阶梯教室。墙壁斑驳,桌椅陈旧,空气里混合着粉笔灰和旧木头的气息。与想象中的大学课堂相去甚远。
《铁道工程概论》的老师姓吴,是个头发花白、身形瘦削的老教授。他走进教室时,步履有些蹒跚,但眼神很亮。他没有看讲稿,开口第一句话就带着一种追忆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