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背影扬声道:“好琴!好景!好玉兰!柳大家这调弦之音,已得‘空谷幽兰’三分神韵,若是奏上一曲,怕是这满池锦鲤都要羞得沉底了!”声音清朗,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瞬间打破了水榭内微妙的沉静。
柳如烟调弦的指尖微微一顿。她缓缓转过身来,一张倾国倾城的容颜沐浴在透过花叶的细碎天光下,眉目如画,肤光胜雪。她并未看何济,而是对着御座方向盈盈一礼,声音温婉似清泉:“陛下面前,如烟不敢献丑。只是见池畔玉兰开得正好,一时手痒,扰了陛下与诸位大人雅兴,还请恕罪。”眼波流转间,却若有若无地扫过何济,带着一丝嗔怪,仿佛在责备他的孟浪,那嗔意之下,又藏着一抹只有彼此才懂的凝重。
“无妨。”景隆帝摆了摆手,目光在何济与柳如烟之间掠过,眼底闪过一丝了然,语气似乎温和了些,“柳大家琴艺冠绝江南,今日能闻雅音,是朕与诸卿之幸。半字侯亦是雅人,此等良辰美景,正该以琴会友,以字言志。”
“陛下圣明!”周显之适时放下墨锭,声音平稳无波,如同他研出的墨汁一般深沉,“老臣这墨已研好,浓淡相宜。不知陛下今日,欲以何字为引,考校半字侯的惊世之才?”他微微抬起眼睑,那双看似浑浊的老眼深处,一点极其隐晦的墨绿幽光一闪而逝,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他身前的御案之上,一张裁剪得宜、光洁如雪的澄心堂御用宣纸早已铺开,旁边摆放着数支品相绝佳的紫毫。
水榭内的气氛瞬间微妙地绷紧了几分。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景隆帝身上。
景隆帝端起手边的青玉茶盏,轻轻呷了一口,目光投向池心随风微漾的碧波,片刻后,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国。”
一个简简单单的字,从他口中吐出,却重若千钧!仿佛凝聚了万里山河,兆亿黎庶,千年兴衰!
“朕近日时常思虑,何以为‘国’?半字侯,你以字通玄,测断天机。今日,便在这‘洗墨池’畔,御案之前,为朕解一解这‘国’字之谜。让朕看看,你心中之‘国’,是何模样?”
话音落下,整个水榭落针可闻。连池畔柳如烟的指尖都停在了琴弦之上。这题目,太大了!也太险了!解得好,是锦上添花;解得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尤其在这刚刚经历了皇陵异动、玉玺隐秘曝光的敏感时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周显之垂下的眼睑遮住了眸底深处那抹得逞的阴冷笑意。他身前御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