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东门,瓮城内外,死寂被一种压抑的喧嚣取代。巨大的城门紧紧关闭,冰冷的铁栓横亘,隔绝着城内外的生死。
瓮城内,此刻却塞满了人、车、马,如同一个巨大的、混乱的蜂巢。这里聚集了东城几乎所有显赫门阀的核心力量。谢家、王家、桓家、庾家……平日深藏高门、仆从如云的世家大族,此刻都将家底亮了出来。一辆辆装载着细软箱笼、贵重器物的马车、牛车,挤挤挨挨地塞满了通道,车轮交错,几乎动弹不得。健壮的仆役们满头大汗地吆喝着,试图理清这团乱麻,声音焦躁而嘶哑。
更多的,是身着各式皮甲、手持刀枪弓弩的部曲私兵。他们脸上没有仆役的惊慌,只有一种沉默的肃杀和警惕,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遭,尤其是城门楼的方向。空气里弥漫着汗味、牲畜的膻味、皮革和铁锈混合的气息,还有一股浓得化不开的恐慌。各家的族徽旗帜在人群中高高挑起——谢家的芝兰玉树旗,桓家的玄鸟旗……在微亮的天色下无精打采地垂着,却又倔强地宣示着身份。
城门楼上,守将胡文达按着腰刀,面色铁青地俯视着瓮城内这乱糟糟的景象。他认得下面许多人,都是平日里跺跺脚江陵城都要抖三抖的大人物。此刻,他们却像逃难的流民,拥挤在这瓮城之中,等待着逃离这座即将陷落的城池。
“将军……”一个亲兵凑近,声音带着茫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动摇,“他们……这是都要跑了吗?”他目光扫过下面那些华服锦袍、却难掩仓惶的贵人,又看向身边同样疲惫不堪、盔甲染血的袍泽,“那我们……我们这些守城的兄弟……怎么办?”
胡文达没有回答。他粗糙的手指紧紧攥着冰冷的刀柄,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怎么办?他也不知道。父亲胡僧佑战死在西城的消息,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心上。父亲是个怪人,明明是个将军,却喜欢读书,虽然读得半通不通,写的诗文更是被同僚私下嘲笑为“狗屁不通”,他却总是乐呵呵的,还自诩文采斐然,心态好得出奇。他给儿子取名“文达”,就是希望儿子能好好读书,走文官的路子。可惜,儿子最终还是披上了这身甲胄。父亲曾半开玩笑地对他说过:“儿啊,咱家大门,你把它一扇漆成红的,一扇漆成白的。将来爹出征,要是打了胜仗,就从红门进;要是败了……嘿嘿,那就从白门进!”不成功,便成仁。这话,胡文达记得清清楚楚。如今,父亲走了白门。他呢?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等待中,瓮城通往内城的方向,传来了密集而急促的马蹄声,如同闷雷滚过地面,由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