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古绿林起事,只能祸乱天下,而不能救黎民百姓。”
“辽国西夏,女真蒙古等外族虎视眈眈,如果官家蒙尘,元嗣怕后唐故事重演,胡人南下,生灵涂炭,全是我等之过啊!”
这些也全是杨元嗣的心里话,脱口而出,真情流露。
方腊阅人无数,怎么会分辨不出话中的真假?
他站起身,郑重的说道:“天下事,在豪杰所为,如果杨兄弟能够跟我携手,愿与你以大江为界,共御蛮族,分享天下!”
方腊这时候霸气外露,元嗣也不认为他在说大话。
但是他知道这肯定是不可能的,方腊再雄才大略,也只是一个封建地主加神棍罢了。
杨元嗣叹了一口气,说道:“兵势一起,可就由不得圣公,汴梁城下百姓的冤魂可理解不了你的大业啊!”
方腊觉得然,其实在他心里,成就大业必须要有些耗材的。
这杨元嗣居然妇人之仁,不过他有这样的弱点,正好可以利用。
但是他确定特杨元嗣现在跟自己还不是一路人。
方腊也叹了一口气,说道:“可惜元嗣如此豪杰,只能在战场相见了。”
杨元嗣也拱了拱手,笑道:“元嗣也劝圣公一句,回头是岸。”
方腊不语,哈哈大笑,转身骑马而去。
方七佛等众将深深的看了杨元嗣一眼,相随而去。
杨元嗣站在河边,心里怅然若失。
大宋这座破房子早晚要倒塌,埋了那些腐败官僚最好。
可是如何才能拯救百姓于水火,他是半点办法也没有。
元嗣一开始想的目标太简单了,防守住金军进攻,保卫汴梁,就能逆转靖康之变。
可是现在时间线明显已经因为自己的到来发生了改变。
历史上的方腊可从来没有威胁过汴梁。
徽宗这个荒淫无道的搞法,大宋遍地狼烟是眼前的事情。
乱兵流寇的破坏力甚至可能比金人还厉害。
杨元嗣又不是范仲淹,也不是王安石,哪里能想到有什么万全之策?
他只觉得胸中块垒无可消解,烦闷无比,只能大吼一声,快马加鞭返回汴梁。
方腊的行程却跟他相反,一行人往陈桥驿而去,那里田虎正在等着他。
方杰是方腊的第三个儿子,使一柄方天画戟,是方腊军中的万人敌。
他忿忿不平的说道:“父亲刚才一声令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