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豁离世,荆州空出来了,桓石虔和桓石民都得守孝,所以不仅河东的战局出现缺口,豫州也即将无主。
谢安说道:“你得尽快做出取舍和安排,涉及几个州的变动,可得小心。”
“我知道,”王凝之点点头,“旁的都无所谓,所虑者,唯有荆州和桓幼子。”
桓石虔守孝,河东的战事可以暂时缓缓,让谢玄先稳住局面,放弃进攻;
豫州的问题也不大,谢家在豫州有些根基,可以让谢家人重新接手,做个过渡;
但荆州是桓家经营多年的大本营,有桓冲在,朝廷根本无法随意指派官员前往接手。
谢安听懂了言外之意,不过他没打算出主意,“此事还有些时间考虑,你不用急。”
王凝之无奈道:“急也没用,能做的选择并不多。”
“那还发什么愁,”谢安笑道:“按自己的想法来就好了。”
王凝之应了一声,起身告辞,“我得回去安排此事,就不叨扰叔父了。”
谢安点点头。
王凝之带着郗超返回自己的府邸,有些不甘心。
好不容易争取到桓石虔的帮助,这下又回到原点了。
他清楚地知道,桓豁不在了,荆州只能交到桓冲手里。
郗超劝道:“眼下荆州军仍在湖县一带驻扎,就算桓幼子接手荆州,也不可能仗打到一半,他却将兵力给抽回。”
“我不是担心这个,”王凝之说道:“伐燕,确实可以不用荆州,但伐秦太需要了,桓幼子这一去,今后的变数又多了。”
他本来可以通过和桓石虔交好,从而借助荆州军的力量,可桓冲接手荆州后,对他是什么态度还很难说。
郗超点点头,又道:“桓幼子不傻,等到了那一日,多半会顺应大势。”
“希望如此吧,”王凝之问道:“桓幼子去荆州,你觉得谁接手江州比较合适?”
江州位于荆州和扬州之间,早年间建康朝廷的主旋律一直是荆扬之争,所以江州的作用极为重要。
后来王凝之在北方崛起,江州也就慢慢失去了拱卫京城的意义。
郗超没答,先问道:“你是打算让谢石奴接手豫州吗?”
“是啊,”王凝之说道:“谢家人接手,可以少些波折。”
郗超想了想,“前梁州刺史杨亮,如何?”
王家的王荟刚接手了徐州,谢家的谢石即将接手豫州,再早些还有郗恢接手平州,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