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复洛阳的事,还需时间准备,今年是肯定来不及了。
王凝之没有和桓温一起前往荆州,他会在京城过完这个年,再过去上任。
桓温征辟他为大将军府掾的事,已经确定下来,司马昱对此有些不满,但想到王羲之还在京城,也就没说什么。
二王之争总算是告一段落,朝廷重新恢复了表面的平静。
在这件事情中,王凝之大大地露了回脸。
在百姓眼里,他是敲登闻鼓为父鸣冤的大孝子;在世家眼里,他借桓温之手,帮父亲王羲之解围,夺得朝中要职。
出风头的代价就是他开始收到各种邀约,大家都想亲眼看看这位琅琊王家的后起之秀。
王凝之很头疼,因为这些邀约不是喝酒听曲,就是玄学清谈,京城人的快乐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好在来京城之前,他刚被谢道韫培训过,一般场合还能应付。
就这么虚度了一个多月后,王凝之在荆州没见到的那个人返回了京城。
郗超,字景兴,小字嘉宾,王凝之的大舅郗愔之子,在司马昱的抚军将军府入仕,然后转投桓温帐下,目前担任大将军府参军。
以前的王凝之可没法和郗超相比,自幼便卓尔不群、放荡不羁的郗超善于清谈,一直是京城里的风云人物,和王述家的王坦之齐名,时称“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
要知道郗超可比王坦之还小六岁,这么一比较,年纪夹在两人中间的王凝之真成豚犬了。
郗超这次是回京看望父母,自然也得上门拜会王羲之这个姑父。
“上次阿兄去江陵,我恰好不在,没能帮上姑父,特来请罪。”留着美髯的郗超看起来比实际年纪大一点。
王羲之向来不喜欢这个脱离中央、投奔桓温的侄儿,但眼下自己亲儿子都去了,他没立场再说什么,叹道:“你们兄弟真不让人省心。”
王凝之笑嘻嘻道:“这叫英雄所见略同。”
王羲之则是一脸的嫌弃,“都去吧,别在我这碍眼了。”
俩表兄弟被撵出来,进入王凝之的小院。
看到眼前别具一格的桌椅和茶具,郗超好奇地上前打量。
这个时代一般是席地跪坐,好一点也就垫张席子,招待客人的坐具叫塌。
塌按大小分为坐塌和卧榻,所以“徐孺下陈蕃之榻”不是说徐孺子上了陈蕃的床,而是说陈蕃专门为徐孺子准备了一张坐塌,平时挂墙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