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这里地势相对较为平坦开阔,十分利于大规模装甲部队的快速推进。然而,苏军也在此处投入了大量精力,构筑了异常坚固的防线,在基辅、切尔尼戈夫等城市周边精心布置了重兵。
第一天,德军的装甲集群在靠近基辅的区域,如排山倒海之势发起冲锋。苏军的T - 34坦克虽然在性能上也可圈可点,但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与德军相抗衡。德军的虎式坦克凭借着厚重的装甲,仿佛坚不可摧的堡垒,以及威力巨大的主炮,在战场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双方的坦克在战场上激烈碰撞,炮弹的轰鸣声、金属的撞击声交织在一起。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交火,德军凭借着装甲集群那摧枯拉朽般的强大冲击力,成功突破了苏军的第一道防线,顺利前进了30公里,此时距离莫斯科还有600公里。
第二天,苏军紧急调集了更多的兵力进行绝地反击,在切尔尼戈夫附近与德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战场上顿时炮火连天,硝烟弥漫得遮天蔽日。德军的轰炸机迅速对苏军的增援部队进行了拦截轰炸,如同死神的镰刀一般,收割着苏军的有生力量。导弹部队则准确无误地破坏了苏军后方的指挥系统,使得苏军的指挥陷入混乱。德军多路部队密切配合,一路从正面牢牢牵制住苏军的主力,另外两路则从两侧迅速迂回包抄,如同两只铁钳,成功将一部分苏军包围在中间。被包围的苏军尽管抱着必死的决心顽强抵抗,但由于弹药油料的严重不足,战斗力大打折扣,士兵们在战斗中逐渐力不从心。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德军再次推进了25公里,距离莫斯科还有575公里。
北部战场:突破障碍与战略推进
德军北部方面军从明斯克地区出发,同样分成多路向着莫斯科进军。该区域森林茂密,河流纵横交错,苏军巧妙地利用这些自然屏障,在维捷布斯克、斯摩棱斯克等城市周边布置了大量的防御力量,形成了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第一天,德军先头部队在渡过一条水流湍急的河流时,遭到了苏军居高临下的猛烈射击。德军的工程部队迅速反应,凭借着先进的渡河设备,争分夺秒地搭建桥梁。装甲部队则在火力的掩护下,强行渡河,与苏军展开激烈交火。在渡河过程中,德军的88毫米高射炮发挥了巨大作用,它不仅对苏军岸上的火力点进行了有效的压制,使得苏军的射击频率明显降低,还时刻警惕着空中可能出现的苏军战机,随时准备对其进行打击。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德军成功渡河并前进了22公里,此时距离莫斯科还有550公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