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各种书本和一应包子,在上午的时候,来到了沈执年所说的,县衙后面的青松巷。
青松巷中的人家不多,宋晴薇很快找到了沈府,抬手叩门。
很快有人应门,在得知来人是宋晴薇之时,立刻毕恭毕敬,“公子早已在花厅等候,还请宋娘子随小的来。”
说罢,便引着宋晴薇和白芷两个人往花厅而去。
宋晴薇跟随门房一路往里走,期间,略略打量了沈府环境。
宅院似乎新整修过,整体布局十分大气,但细节处也十分考究。
铺路所用的石子种类,甬路两侧的七色风灯石柱,角落中栽种的翠珠,错落有致的四季花卉,甚至连窗上糊着的菱纱,无一不彰显着居住在此处之人的品味。
看起来这位沈大人,出身甚是不俗。
而这样的人,竟然看得上贩书这种小生意?
还是说,越是这样的人,越是喜欢管上一些小事,彰显一下所谓的细节决定成败?
宋晴薇不解,决定待会儿与沈执年谈生意之时,旁敲侧击地打听一下,看一看沈执年的真实目的。
很快来到了花厅。
此时的沈执年,正在喝茶。
天青色的钧窑茶盏,里面青色的茶水正漾起了些许涟漪,泛着宋晴薇前世今生都不曾闻到过的茶香。
“沈大人。”宋晴薇福了一福。
“宋娘子请坐。”沈执年抬手,亲自端了一盏茶,放在宋晴薇的面前,“刚刚泡好的茶,不知道是否合宋娘子的口味。”
“多谢沈大人。”宋晴薇施然落座,端起茶盏,抿了一口,不住点头,“茶水清冽,香味醇厚,后味回甘,带有清明透彻之意,是极好的茶。”
沈执年见宋晴薇张口便说到了这茶水的关键之处,唇角微扬,“此茶名为听雨茶,较之寻常的茶叶,格外清香,品之令人宁静,犹如清明雨上。”
听雨茶?
宋晴薇搜寻了自己和原主的记忆,并没有关于听雨茶的任何信息。
想来,这应该是一种并不在市场上流通的独特品种。
宋晴薇点了点头,“听雨茶,名字清雅,与茶水的滋味十分符合。”
“只是这听雨茶虽然滋味美妙,倒不如宋娘子带来的包子香气浓郁呢。”
沈执年打趣了起来。
宋晴薇也忍俊不禁,把食盒拿到了桌子上面,“先前见沈大人似乎十分喜欢日日鲜的包子,便让家中的桂妈妈做了一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