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发圈,是不是要有缝纫机才行?”
乡下人家没几家有缝纫机的,极个别有的,都是家里条件不差的。她不太敢去找他们做活。
“也不一定要有缝纫机,手工也能缝,就是对针线功夫要求高些,不然就不好看了。当然,有缝纫机的话,会方便很多。”
之前沈淑芳没做发圈,也是因为她的针线活真不咋地,所以才挑了发卡做。真要手工缝发圈,还是可以的,就是会慢点。
关于生意好的事情,许玉枝也没瞒着沈淑芳。
“这趟你哥去闽省,其实就没带够货,人家说起码要2000个发圈,我只能拿出1500个。这要是以后还就那么点,那边买家急了,自己找人做,时间一长,这生意就得断。”
都不是什么高技术含量的东西,只是现在大家都苟着,才给了她这个赚钱的机会。
“行,这事包我身上。”沈淑芳拍了拍自己的胸,“等明年开春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是冬天肯定能找到人!”
秋收完后地里的活就没那么多了,多数都是男人们去上工,女人在家里整顿着准备过年,找几个针线活好又想赚钱的妇女同志绝对没问题。
许玉枝松了口气,明年的人可以慢慢找,起码最眼前的急能救了。沈淑芳这算是给她帮上大忙了,
“做发圈也不难,一会儿我跟你说一下流程,你再带两个回去,让他们拆开来看看就知道该怎么做了……都是一家人,嫂子不多跟你说谢了,这发圈我按4分一个给你,至于你给他们多少,你自己决定就行。”
沈瑞生有跟她说过,淑芳做发卡工头的事情,许玉枝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这会儿多给她一分钱,也是想让沈淑芳多赚点。
不过沈淑芳觉得发圈针线活要求高了,要是还按发卡的2分钱一个算的话,就有些不公平了。许玉枝一和她说要找人的时候,她就想着直接给3分钱一个,自己不赚了。
结果许玉枝说会给她加一分。
沈淑芳又不傻,能不知道这是嫂嫂在给她赚钱?
“嫂嫂……”沈淑芳黏黏糊糊的喊着许玉枝,让沈非晚听出了一种雏鸟恋母的感觉。
“姑姑,来,多吃点鱼,补脑。”
“星星,你真乖……”
连侄女都那么关心自己,沈淑芳又幸福了。
就是吃到一半才觉得不太对,这丫头啥意思?是说我脑子不够用?
……
沈瑞生是星期一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