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进入石门后的甬道,与外面并没有太大区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同样是青石铺就的地面,同样是高耸的石壁,只是这里的空气更加凝滞,阴煞之气也更加浓郁。
然而,王建成很快就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之处。
在甬道的石壁上,每隔一段距离,就刻画着一些古朴而晦涩的符印,这些符印以朱砂描绘,线条复杂,隐约散发着一股微弱的能量波动。
“符印!”王建成眼睛一亮,他作为考古教授,对这些古代的符号和印记有着天生的敏感和浓厚的兴趣。
他顾不得甬道内的阴冷和诡异,当即就凑上前去,仔细地研究起这些符印来。
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和笔,开始描摹和记录这些符印的纹路和排列方式,口中还念念有词,试图辨认出这些符印的含义。
这些东西,对于考古专业的他而言,无疑是巨大的诱惑,是千载难逢的研究材料。
而走在最前方的苏九,在进入石门后,便没有像王建成那样专注于符印。
他将神识外放,如同无形的触手,在甬道中缓缓蔓延开来,感知着周围的一切。
他发现,古墓内的阴煞之气比外面浓郁了何止数倍,几乎达到了肉眼可见的程度,如同实质般的黑色雾气,在甬道深处翻滚。
这让他更加小心谨慎,因为阴煞之气越浓,就意味着这古墓越是凶险。
更让苏九警惕的是,他从这浓郁的阴煞之气中,感受到了一丝丝微弱却清晰的生气。
这股生气,并非人类的生气,而是一种带着某种异样的、非自然的生命气息。
这表明,在这古墓深处,可能存在着活的生物,而且绝非寻常的生物。
这让苏九的脸色变得更加凝重。
“鬼墓……”苏九在心中默念着这两个字。
他知道,这种被阴煞之气浸染,甚至滋生出异种生灵的陵墓,比一般的古墓危险得多。
一行三人,在苏九的带领下,小心翼翼地前行。
王建成一边走,一边不时停下来研究石壁上的符印,但苏九总会适时地提醒他注意脚下和周围的环境,以免触碰到什么不该触碰的机关。
老李则始终保持着警惕,手中的手电筒不断地扫视着周围的黑暗,为两人提供照明。
甬道并不算长,大约走了数百米后,前方的黑暗中,隐约出现了一丝微弱的光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