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于袁绍偏爱幼子、不喜袁谭一事,曹操作为半个身位的君主,他有着自己的见解。
\n
如果袁绍干脆的立袁谭为嗣,以袁谭处于青壮之年,而袁绍年老体衰,一众文武知有所归,多半会向袁谭表以忠心,袁绍手中的权柄将日移,且袁谭多半会有骄色,不得磨砺才干和性子。
\n
而若是像现下这样,袁绍不立嗣君,且举止上偏爱幼子,一来袁绍麾下一众文武不知所归,将忠勤于袁绍,二来袁谭感受到压力,就会如眼下这般勤勉,不敢懈怠,以求在袁绍面前表现一二。
\n
这也是曹操在曹昂为人长而贤的情况下,没有明确的将曹昂置为接班人,而是如袁绍一样,对幼子曹丕和曹植表现出喜爱,给到曹昂一定的压力。
\n
袁谭引去,泰山诸将臧霸、孙观等人功劳不小,曹操给出了对臧霸、孙观的嘉赏:“以臧霸为扬威将军,以孙观为振威将军,其余吴敦、尹礼等将,赏赐各有差,以嘉奖诸将忠心不二,用心王室。”“诺。”荀彧应了一声。
\n
论完青徐之事,曹操关怀了一句江南:“孙策骁勇,不亚于其父,今岁其人兵发江夏,战情如何?”
\n
荀彧不徐不缓的回道:“孙策虽是骁勇,可吴地内有山越作乱,宗贼造逆,其人欲建功于荆襄,却是难矣……今岁孙策兵发江夏,与黄祖、黄忠、刘磐等人战,虽是小有胜仗,但刘景升招诱吴地的山越和宗贼作乱,孙策不得已引兵还于吴地,优先解决起了内部的纷争。”
\n
天色渐次明媚,风雪将息了起来。
\n
曹操和荀彧立于城头,久久不曾再语。
\n
良久,曹操还顾荀彧道:“文若,依你之见,当今天下,四境之地的诸侯,当以谁为最强。”
\n
“刘季玉。”荀彧干脆的给出了一个答案。
\n
“为何?”对于荀彧的答案,曹操追问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