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最吸引岳海峰注意的,却是工坊中央那门威风凛凛的火炮。
那是一门标准的滑膛炮,黑色的炮管在炉火的映照下闪闪发光。
炮身结构精巧,比例协调,虽然制作工艺还略显粗糙,但整体造型已经相当专业。
“12磅卡龙炮!”岳海峰脱口而出,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王飞得意地拍了拍炮身:“没错!按照DS上查到的龙虾兵卡龙12磅炮的规格制造。口径114毫米,炮重0.3吨,炮管长度810毫米。”
没错,现在儋州整个军工厂的度量衡全部被王飞统一成现代计量单位,包括各种游尺量具都按照后世的度量衡来的。
岳海峰围着火炮转了一圈,仔细观察着每一处细节。
炮管的内壁虽然不够光滑,但基本符合要求;
炮管后部分射炮壁就厚实多了,虽然简陋了些,但足以承受火药的爆炸压力。
“用了多长时间?”岳海峰问道。 “差不多一个月。”
王飞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动用了20多个最好的工匠,日夜不停地干。铸造炮管的时候,光是调试制作工艺就花了一周时间。”
岳海峰点点头,心中对这些工匠的技艺赞叹不已。
在没有现代工业设备的情况下,能够制造出这样水准的火炮,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了。
“测试过了吗?”岳海峰问道。 “半量发射药测试过,没问题。正式测试等着你来呢!”
王飞兴奋地说道,“我可不敢擅自做主。这东西威力太大,万一出什么意外...” 岳海峰哈哈一笑:“那还等什么?走,试炮去!”
岳海峰和王飞就指挥着十几个壮实的工匠,围着那门崭新的滑膛炮忙活开了。
“小心点,小心点!这可是咱们的宝贝疙瘩!”王飞一边指挥,一边用衣袖擦着额头上渗出的汗珠。
六个工匠合力抬着滑膛炮的炮管,另外四个人推拉着炮架,动作小心翼翼,生怕磕着碰着这来之不易的“神器”。
黑沉沉的炮管在阳光下泛着金属特有的冷光,管壁上还留着锻造时的锤痕,诉说着铸炮师傅们的辛劳。
这辆特制的双轮炮车确实设计巧妙得很。
车身通体用上好的榆木制成,木纹清晰,散发着淡淡的木香。
两个车轮足有半人高,实心的硬木轮毂上包着铁皮,轴承部分的铁质套筒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