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随我使用,事半功倍。”岳海峰趁热打铁道。
陆秀夫沉吟片刻道:“工部可拨二十名熟练铁匠,另加三十名学徒。但前提是,岳少保需提供详细的矿产勘测报告,并确保铁有盈余上交国库。”
“这是自然。”岳海峰微微一笑,心中已有谋划。
剩下时间,又讨论三七分田屯田制,以及各县改军府的事宜,这些事情岳海峰就没发表什么意见了。
“那就如此决定了。”陆秀夫总结道,“三七分田屯田制由陈统制和符副使负责,整军事宜按张太傅所言执行,岳少保负责炼铁和武器制造,同时组建新军。各司其职,不得懈怠。”
会议接近尾声,少帝赵昺终于开口了:“军机处第一次会议,朕甚是满意。希望诸位能同心协力,共渡难关,早日光复我大宋河山。”
“臣等谨遵圣谕!”众人齐声应道。
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岳海峰便迫不及待地去拜访张世杰,商讨筹建新军的细节。
他起了个大早,用过简单的早膳后,便匆匆赶往张世杰的临时住所。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官道上,照得尘土微微发亮。
岳海峰一路上在心里盘算着新军的编制,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张世杰的临时住所门前,两名侍卫笔直地站着,看到岳海峰来访,其中一人立刻进去通报。
不一会儿,岳海峰被领进了书房。
“岳少保,你来得真早。”张世杰放下手中的卷宗笑着道,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
岳海峰拱手行礼:“张太傅,关乎新军大事,不敢怠慢。”
“好,好。”张世杰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下说吧。”
两人相对而坐,一盏清茶摆在中间,氤氲的水汽在阳光下若隐若现。
“岳大人,你对新军有何打算?”张世杰抿了一口茶,问道。
岳海峰早有腹稿,当即展开了他的计划。
从兵力配置到训练方法,从武器装备到军规军纪,娓娓道来。
张世杰时而颔首,时而插问,双方你来我往,热闹非凡。
讨论持续了大半天,快到晌午。
两人说得口干舌燥,各自喝了不知多少杯茶。
终于,谈到了新军驻地的问题。
“下官考虑过几个地方,最终选定瞻洲为新军驻地。”岳海峰正色道,观察着张世杰的表情。
“瞻洲?”张世杰微微皱眉,似乎在脑海中搜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