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占据山区,汉人占据平原,两族常有冲突。我建议重新丈量土地,合理分配,避免冲突。同时,推行屯田制,让军民自给自足。”
“而且黎族种植水平不如汉人,我觉得应该派出官吏,教导黎人种植。”
符南蛇听了点点头:“张太傅所言极是。我黎族世代居住于此,与汉人争夺土地由来已久。若能合理划分,必能和平共处。”
“而且黎人从事山地农业,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在砍伐树木后焚烧地面植被,利用灰烬作肥料进行耕种。粮食产出自然没法和汉人的精耕细作相比。”
陈仲达也表示赞同:“确实如此。我曾多次调解黎汉冲突,深知其中苦楚。而且现在琼州突然增加六七万人,必须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不然连养活自己都为难。”
赵若和却有不同看法:“土地改革虽好,但当务之急应是整军。元军随时可能渡海进攻,我军虽然连胜两场。但兵力薄弱,难以抵挡。"
“正是此理。”杨亮节附和道,“待军备齐整,再议土地之事不迟。”
双方各执一词,气氛渐渐紧张起来。
陆秀夫见状,摆摆手道:“两事皆为要务,不可偏废。不如先听张太傅汇报军情,再作决断。”
张世杰点点头,从怀中取出一份军报:“目前我军水军尚有艨艟以上战船三百余艘,这包括缴获修复的元军战船、陈和林家献上的战船。商船三百余艘。目前水军士兵约三万人,步军约一万余人,这包括投降的元军经过甄别后收编在内的。武器装备匮乏,能用的战弓不足万张,刀剑武器也多有损耗,需要修理。”
他顿了顿,继续道:“经过我和岳少保以及众多将领讨论,目前我们打算如此分配兵力。”
“陆上核心据点驻军:
琼州府(今海口):部署主力步军五千人,依托白沙津港口(南渡江出海口上)建立帅营,负责全岛兵力调度与后勤中枢。
昌化军(今儋州):驻军三千人,防范元军从北部湾登陆。
吉阳军(今三亚):驻军两千人,控制南部榆林港及宁远河谷,防止元军从南海直插腹地。
万安军(今万宁):驻军一千五百人,驻防东部沿海,抵御来自福建方向的袭扰。
黎族区域协防
由符副使,整合黎兵两千人,分驻五指山、鹦哥岭等山地隘口,形成纵深防御。
在黎汉交界处设“西风寨”“沿德寨”等军寨,每寨驻军三百-五百人,兼顾屯田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