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虽有其优点,但在当前形势下,信息传递迟缓,决策效率低下,已无法适应战时需求。”
他看向那个老将,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恕臣直言,若是继续沿用旧制,恐怕等到元军兵临城下,我们的命令还没下达到前线!”
“你!”老将气得胡子直抖,却又无法反驳。
“老将军先别着急,听我说完!”岳海峰拱拱手道。
“我预想的军机处构成是五、六人,设‘行军机使’,由陆丞相担任、‘御前大将军’,由张太傅担任、‘抚黎副使’,由符副使担任,另设置十名军机参谋,由各处文武充任。”
岳海峰转向少帝:“陛下,臣以为,‘军机处’设立就是由陛下亲自主理,军机处成员共同负责。军国大事,皆在此处决断,然后直接下达到各部执行,避开层层转呈,提高效率。”
他进一步解释道:“如此一来,陛下可直接掌握军政大权,避免信息延误和决策失误。陆丞相可专注于政务,张太傅可专注于练兵,符副使统辖动员黎兵,其他文武大臣,皆为之服务。!”
但他的话,也触动了更多人的利益。
那些习惯了按部就班、享受权力寻租的官员,心中的恐惧和愤怒如同火山爆发。
“岳少保此言差矣!”又一个文官站了出来,他摇着头,脸上带着痛心疾首的神情,“军国大事,岂能只凭几人决断?如此一来,岂非独断专行,架空其余百官?此乃乱臣贼子之举!”
“便是!军机处?听着便不是正途!”
“这是要将祖宗之法尽数抛弃吗?!”
“闻所未闻,恐怕有诈!” 一时间,堂内质疑声四起,保守派官员如同找到了盟友,纷纷站出来反对。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试图用传统和祖制来压垮岳海峰的改革建议。
整个大堂内,仿佛变成了菜市场,吵闹不堪。
少帝赵昺坐在御座上,稚嫩的小脸上写满了困惑和不安。
他看向陆秀夫,又看看张世杰和岳海峰,再看看那些争吵不休的官员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琼州府内檀香缭绕,可这股熏香却掩盖不住朝堂上剑拔弩张的气氛。
“岳少保此言差矣!军机处一设,何人执掌大权?陛下年幼,此事断不可行!”一位面容清瘦的官员拍案而起,胡须随着他咆哮的声音一抖一抖的。
“邹大人!大敌当前,朝政混乱,若无一处集中决策,如何应对危局?”岳海峰不慌不忙,拱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