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允许御史监督军机处),缓解矛盾,在加上当前形势日益危急,陆秀夫也算勉强接受。
岳海峰心里明白得很,自己得亏是穿越到崖山海战之后,这要是放在之前,根本没有推动官制和军制改革的可能。
那个年代的大宋,文官、勋贵和利益阶层盘根错节,想改制?
既得利益者会把岳海峰拍死在沙滩上,连水花都留不下来。
但是现在不一样啊。
元朝似乎给了他一个绝佳的契机。
大宋王室被元蛮子在临安基本上被一网打尽,宗室在泉州被蒲寿庚杀的七七八八了。
(一想到这个名字,岳海峰就咬牙切齿。
那个卖主求荣的奸商,历史上对宋的背叛简直罄竹难书。
“所幸蒲寿庚的阴谋没能全部得逞,”岳海峰想道,“还有一批忠心的官员和宗室安全抵达了这里。”)
勋贵集团代表人物也就是杨亮节,他们连文官都抗衡不了。
那个曾经叱咤朝野的勋贵集团,如今只有很低的存在感了。
文官连上琼州府这种泥腿子官员,可以说有品级的不过几十位。
而且目前跟到琼州府的,不说能力如何,起码骨头都硬,不然早投降或者跑路了。
他们虽然执拗守旧,但至少是真心为国。
所以这几天他基本已经勉强说服了陆秀夫建立军机处的思路,虽然过程颇为艰难。
夜深人静时,陆秀夫曾抚案长叹:“此举在文官看来实在是不可接受的,这意味武人地位大大提高啊!”
但文官们也知道现实处境,就目前这个摇摇欲坠的局面,也只好答应。
当然岳海峰也不是不懂变通的人,他答应在其他地方上做出贡献,以此作为交换。
与张世杰讨论的则是军事体制的改革。
张世杰作为军方主帅,虽然勇猛过人,但对新式军制也颇不能理解。
不过,崖山海战的惨胜让他意识到,光靠勇气已经不够了。
“若是按照以往的体制打仗,别说打赢元军,恐怕连撑过今年都成问题。”岳海峰毫不客气地指出。
崖山海战惨胜和琼州海战的胜利后,武官都有意识无意识的在往岳海峰靠拢。
那些原本各自为政的将领,如今也开始重视这位年轻却屡建奇功的新秀。
张世杰也是非常欣赏岳海峰。
隐隐约约间,岳海峰察觉张世杰似乎有将他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