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北宋神宗年间,青州府有一户人家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正热热闹闹地办着喜事。宾客盈门,贺声不断,谁承想这大喜的日子里竟闹出一桩离奇事儿。
原来,就在这洞房花烛夜,新郎官竟在新房里抓到一个鬼鬼祟祟的人。新郎怒不可遏,大喊抓贼!可那人却大呼冤枉,声称自己与新娘情投意合,是相约私奔的情人。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不知谁真谁假。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衙役,悠悠地说:“给我十两银子,我就能辨明真相。”众人惊讶之余,也纷纷好奇这衙役究竟有何妙招。
话说回这喜事当天,青州府的这户人家本就热闹非凡,哪知竟引来一个小偷的觊觎。他见财起意,趁着夜色悄悄潜入新房,打算等夜深人静时大捞一笔。谁料这新郎新娘竟是情投意合,洞房之夜腻歪个没完,让小偷在床底下足足憋了一宿。
好不容易熬到四更天,新郎新娘终于沉沉睡去。小偷赶紧从床底爬出,翻箱倒柜找值钱的物件。好不容易搜罗了一些金银首饰藏在身上,正准备开溜,却突然内急难忍。他生怕上厕所时首饰掉落,于是先将首饰掏出来放在门边的柜子上,急匆匆地奔向厕所。
可谁曾想,命运弄人,小偷刚走到厕所门口,就撞上了刚从里面出来的管家。管家见状,立刻大喊捉贼,打手们闻声而来,将小偷一顿暴打。小偷被打得哭爹喊娘,连上厕所都免了,直接被管家扭送官府。
到了官府,小偷为了自保,竟编造起与新娘的私情来。他声泪俱下地说自己与新娘青梅竹马,只因新娘被迫嫁给新郎,才相约私奔。他信誓旦旦的样子,让县令也一时难以分辨真假。
县令一看这架势,俩人各执一词,于是决定传新娘上堂对质。可新郎却连连摇头,说新娘身份尊贵,岂能抛头露面。县令无奈,只好先将小偷押入大牢,决定第二天再审。
第二天,正当县令为新娘不上堂而苦恼时,一位老练的衙役站了出来。他向新郎提出要十两银子,保证能辨明真相。新郎一听,为了新娘的名声,爽快地答应了。
老衙役拿到银子后,心生一计。他找来两位青楼女子,一位假扮新娘在堂上候着,另一位则穿着普通衣服在堂后等候。当小偷被押上堂来,一看到穿嫁衣的女子,立刻扑了过去,痛哭流涕地喊起了“仙姐儿”。
小偷心想,就算新娘不认账,县令也没证据定他私奔的罪。更何况他身上没赃物,最多就是个未遂的小偷。到时候新郎家为了保住名声,肯定会无罪释放他。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