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寺的清晨,薄雾如纱,轻笼着千年古刹的飞檐斗拱,连檐角悬挂的青铜风铎都收敛了清音。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张阙踏过微湿的青石小径,心头却沉甸甸压着一块石头——三主大师的召唤,总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分量。
大殿的朱红木门在身后无声合拢,隔绝了外面熹微的天光与鸟鸣,殿内是另一番庄重景象。
鎏金佛像在长明灯幽微的烛火映照下,面容慈悲而辽远,莲座前檀香袅袅,丝丝缕缕,缠绕着殿宇的每一根梁柱,也缠绕着人的心绪。
三主大师盘膝端坐于蒲团之上,雪白长眉低垂,眼神深邃如古井寒潭,静静地落在张阙身上。
“张阙,”大师的声音平缓温和,却似晨钟暮鼓,字字敲在张阙心头,“近日静观你行功吐纳,气息沉凝已极,却难再寸进,如遇无形之壁障,可是如此?”
张阙心头一震,这正是他近来日夜苦思却不得其解的困境。他躬身肃立,坦诚道:“大师慧眼如炬,弟子近日确感进境艰难,无论怎样用功,内息总在丹田盘桓,难以突破那道无形的隔膜。”
“这便是了。”三主大师微微颔首,目光似乎穿透了殿宇的阻隔,望向渺远的天际,“习武修道,非仅闭门枯坐,一味强求反易入歧途。如我等老朽,半生浮沉,阅尽沧桑,暮年方得在此寒寺之中,以青灯古佛养心,静观天地之变。而你,”
他的目光重新聚焦在张阙年轻而坚毅的脸上,“正值风华正茂,恰如初生之旭日,岂能长久困守于这方寸之地?当去那红尘万丈中行走,于世事纷扰里磨砺,于人心百态间悟道。这天地,这人间,才是你真正的道场。”
张阙只觉一股热流自心底涌起,是豁然开朗的明悟,也夹杂着对未知远方的隐隐期待。
“弟子明白了。”他深深一揖,声音带着感激与坚定。
“嗯,”三主大师眼中流露出欣慰,“这几日,你便好好收拾行囊,也去与寺中诸位道个别。过些时日,一竺大师恰好要启程前往中域处理要务,你便与他同行。有他照拂,我们这几个老家伙,也能放心几分。”
“是,弟子谢过大师教诲之恩!”张阙再次深深行礼,心头暖流涌动。他后退几步,才转身推开沉重的殿门。张阙知道,这一次怕是要出去好久了
藏经阁内,经卷特有的陈旧墨香与干燥木头的芬芳交织弥漫,阳光透过高窗的格栅,在布满灰尘的光束里投下道道明晰的光轨。洱注大师正立于高耸的书架前,指尖拂过一卷卷泛黄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