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和武器装备不太犀利。
他想要补充人员,可是平山卫本身就是一个卫所,兵额限定就是那么多,想要再进一步,那就是都司了。
这很明显是不太现实的。
这个问题之前周建安便也想过,平山卫不像威武军,说增加人数就可以增加人数,所以这方面行不通,但是他又没想到好的办法,直到孙传庭给他支了一招之后他便茅塞顿开。
运河上的防卫,其实是归漕运总督所管的。
运河很长,所以每一段运河也都设置了一些河兵,这些人的任务便是护卫运河。
而东昌府和兖州府这一段的漕运护卫则在德州漕运分司和徐州漕运分司共同管辖之内,其整个辖区则是从徐州出直接至京师,两司共有漕兵约一万五千人。
这些人可不管地方上的事,只管运河上的事,所以几千人便有大作用。
但是随着这些年大明财政赤字,连边军都欠饷了,更别提处于底层的漕兵了,在发不起俸禄的情况下, 这些漕兵是跑的跑,逃的逃,这一点孙传庭正好很清楚。
无论是徐州漕运分司还是德州漕运分司其所能调用的漕兵都不足千人,这也是为什么这一段运河居然只有平山卫的身影而没有漕兵身影的原因所在了。
孙传庭的意思是周建安向陛下提议,将山东境内运河的防卫全部划给平山卫,平山卫指挥使张明义则兼任户部德州漕运分司主事一职,不过这职位有些重要,甚至可以说油水十足,所以也就只有周建安敢去提议了。
更重要的是这个位置一直由文官担任,要是张明义担任的话,恐怕朝中会有非议。
另外,如此一来张明义的权力可就更大了,光是他一人之手就掌控了上万的军队,而且还掌控着大明的命脉,所以孙传庭是有些担忧的。
他建议调派一名知兵事的文官担任户部德州漕运分司主事,同时命其兼任山东左路兵备道,如此一来他便可以同时指挥漕运和平山卫两部的人马了。
而且孙传庭觉得,张明义虽然忠勇,可毕竟年轻,其也没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在大事上有些欠缺,从此事便可以看出,如此一来倒是稳妥了许多。
对于孙传庭的提议,周建安想都没想就直接就同意了,这简直是太好了。
到时候不仅仅是保护了漕运大运河,有了兵备道这个衙门便可以直接清缴整个境内的贼寇了。
这就是一箭双雕啊。
所以周建安便给张明义加兵,但是其却要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