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帮自己平息现在愈演愈烈的舆论压力。
\n
不过张延可不会觉得,自己值得津门作协如此求贤若渴。
\n
说到底,还是津门文学杂志社想拴住他这颗摇钱树。
\n
这倒也不是什么稀奇事,80年代很多作家成名后,都会被调到杂志社或者文教单位工作挂个名,工资奖金样样不缺,还不用负责具体工作。
\n
而且这还是从五线小城,调到津门这样的大城市。
\n
这种待遇,多少人求还求不来呢。
\n
更不用说,张绍梅还愿意动用在津门作协的影响力,帮张延遮风挡雨。
\n
相对应的代价,则是小说后续出版的收益,会有一定程度的缩水,以后张延再出新书,肯定也要优先选在津门文学旗下的杂志。
\n
不过津门文学要是盘剥的厉害,他也完全可以选择辞职下海。
\n
所以总体看来是利大于弊。
\n
虽然这么想,但张延也没有急于做出的决定,而是表示这是件大事,自己需要先好好考虑一下。
\n
等离开张绍梅处。
\n
他就给史铁升老师打了个电话——自从9月初结识了史铁升老师,张延一直都有跟他通信,偶尔也会用电话联系。
\n
通过交流,对于这位虚怀若谷的文坛前辈,张延是越来越佩服,如今有了烦恼,自然想听一听他的意见。
\n
听完前因后果,史铁升便笑道:“加入作协是好事,不管是津门作协,还是河北作协,都是中国的作协。
\n
不过我觉得没必要这么着急,你可以试着先回应一下红学家们的批评,俗话说真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