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比邻,应阐每月前去抄录课表,早已轻车熟路。
\n
很快,都考院庄严的轮廓,便已映入眼帘。
\n
应阐跨过了门,见一开阔大堂,堂中静穆,只有寥寥几个人影。
\n
发觉应阐入内,便有一名道童迎上前来,打了个稽首:“见过师兄,可是来请考的……?”
\n
说罢,道童明显愣了一愣,瞧着应阐的脸,略一回忆:“应阐,应师兄?”
\n
原来这名道童,便是那日传讯应阐到松风坛听讲的童子。
\n
应阐倒不意外,他知道都考院、都教院职司相近,又都较为清闲,所以院中帮事道人以及道童,也多相通。
\n
“见过童子。”
\n
他还了一礼,道:“正是前来请考,不知该寻哪位?”
\n
道童忙往堂间一引:“师兄请往此处,先记名姓,随后去见院师。”
\n
应阐点点头,随他来到一位帮事道人之处,交了凭证木符,记上名姓,道童便把名册拿了,带着他转入后堂。
\n
未久,两人停于一小厅外,道童又让应阐稍候。
\n
应阐从善如流,静等片刻,这才等到道童相召:“应师兄,俞院师有请。”。
\n
他一整衣袍,泰然行入小厅,见有一位道人在座,便行礼道:“见过院师。”
\n
俞院师中年模样,面相儒雅,不似道人,倒更像是文士。
\n
他一颔首,便道:“应阐,入道院百一十八日?”
\n
应阐略一回想,确认无误,便答:“是。”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