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如此惊天的大火,必须要有人来承担皇帝的怒火。
在蛛网暗线的巧妙引导下,混乱中失魂落魄的副把总赵魁被京营士兵意外擒获。
他被迅速移交东厂,在诏狱的十八般酷刑下,这位昔日欺压流民的恶吏,精神彻底崩溃。
他按照蛛网预先暗示的剧本,供认自己是因母亲无钱买药病亡,心怀怨恨,被流民首领蛊惑,纵火烧仓泄愤。
这份漏洞百出的供词,却被急于结案,平息帝怒的兵部和东厂如获至宝。
更有意思的是,在孙阎的引导下,赵魁在极度痛苦中攀咬出了他背后的靠山,
一位与深陷贪墨案的户部左侍郎周某,周侍郎是清流一派的边缘人物,却与某些勋贵有利益往来,
这位勋贵子弟的家族,恰恰与东厂提督王振在争夺漕运利益上有着尖锐矛盾。
瞬间,一场围绕粮仓案的权力倾轧在朝堂暗处激烈爆发。
王振抓住机会,将矛头直指勋贵集团和周侍郎,暗示他们才是幕后黑手,
指使赵魁纵火是为了掩盖更大的贪腐或打击政敌。
勋贵集团和周侍郎的盟友则反咬东厂栽赃陷害,意图借机铲除异己。
双方在朝堂上互相攻讦,不断抛出对方阵营的贪腐证据和丑闻,皇帝案头的弹劾奏章堆积如山。
皇帝的怒火果然被部分转移,从单纯的流民作乱转向了朝堂内部的倾轧与腐败,
对乱党根源的追查在东厂和兵部互相掣肘下,效率大减,高层意见也出现了明显的分歧。
这为苏梦瑶争取了宝贵的喘息和壮大的时间。
当苏梦瑶知道这些消息的时候,躺在床上都要笑出声了,
一群人狗咬狗,不把苏梦瑶这边的事放在眼里,
还以为跟往些年一样,认为不过是对方表演的小打小闹。
苏梦瑶在心里默默记下这一笔,
自己的第一波操作没被人放在眼里,虽然为自己争取了时间,但苏梦瑶就是不爽。
是既得利益者又怎样呢?苏梦瑶一向是既要又要的。
外界的血腥镇压将砖窑厂这座孤岛挤压的近乎变形,
但也将其内部的意志淬炼得更加纯粹,锋利。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风暴,竟成了大爱义军急速扩张的催化剂。
-
七名阵亡队员的简陋木牌前,气氛肃杀。
陈大没有多余的言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