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考生提出解决对策的题材,考察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务实性。
\n
而“论”则是分为“经论”、“史论”两种,是围绕儒家经典或历史事件展开分析的议论性文章,考察考生的理论思辨与经典阐释能力,强调逻辑性和思想深度。
\n
所以策论考试里“史论”是最简单的,“经纶”复杂点,难度最高的是“策”。
\n
“这种题目倒也难写出彩,那便写一篇完美的应试史论出来吧!”
\n
陆北顾思忖片刻,开始提笔。
\n
“帝王之兴,必承天意;天命之授,惟在民心。夏禹疏川导滞,商汤解网祝禽,周文画地为牢,皆以仁心为本,遂使天下归往,社稷延祚。三代之得天下,非以力取,实以德聚。故曰:仁者,王业之基,而兴衰之枢也”
\n
一篇本来难度就很低的史论,陆北顾写的自然顺畅,不多时便一气呵成了。
\n
他轻轻揉了揉酸痛的手腕,仔细检查了两遍,便是坐等收卷。
\n
随着最后一遍铜锣声在县试考场上空回荡,宣告着持续了大半天的县试终于结束。
\n
拼接案板上的答卷墨迹早已干涸,他确认姓名和考棚号无误后,将试卷平整地放在案板中央。
\n
之所以还要确认,是因为虽然试卷都会被誊写,但县试为了防止在收卷过程中出差错,还是会让考生在原卷上写姓名和考棚号的,这样以后如果有异议可以查卷子。
\n
——在能查卷子这一点上,县试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n
“收卷。”
\n
衙役们沿着巷道鱼贯而入,按照考棚的顺序,依次收取每位考生的答卷。
\n
陆北顾听见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