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方适合种哪些品种...
所以,在野生菌子收购接近尾声时,他就安排三个收购点的人,
分别深入他们收购点所在公社的每个行政村,详细了解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环境。
张超挠了挠头,回应道:“老郑,按照你的要求,我们几个分别带着一位农林站的技术员,进行了仔细考察。
根据农林站同志们的初步考察,认为我和援朝所在的翠溪公社,
大部分村子山林环境良好,土壤肥沃,空气湿度适宜,都挺适合开展菌子种植...”
张超说到一半,把眼神看向了刘援朝。
刘援朝先是一愣,张超干嘛说的好好的就不说了?
一直到看到张超眼神中的鼓励,刘援朝这才明白过来。
得,人家张超是不想一个人在郑江南面前邀功,特意把露脸的机会让给自己。
想到这一层,刘援朝先是朝着张超投了一个感激的眼神,
随后朝着郑江南说道:“不过翠溪那边有些村子地势较高,气温相对较低,
可能更适合种植香菇、平菇这类耐寒品种,而绝大部分的...”
看着侃侃而谈的刘援朝,郑江南不禁觉得自己看人的目光,真准!
要知道一个多月前的刘援朝,虽然也很机灵也会聊天,但绝对没有现在这么自信!
郑江南心里暗暗点头,不用说都知道,刘援朝能有这么大的变化,
张超绝对在这其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积极角色。
这也是当初明明身边有这么多亲戚朋友,但郑江南还要亲自去古夏请他来的原因。
一来除了张超这个人脑子灵活会做生意以外,二来就是张超这个人不自私,干什么事都能想着别人。
他懂得分享机会,懂得带着身边的人一起成长,这样的品质在合作共事当中是极为难得的。
说白了,这就是个天生合格的团队领导人!
郑江南想赚钱,可也想当一个甩手掌柜,轻松的赚钱。
这个张超,注定就是他的“天命打工人”!
等刘援朝说完,郑江南笑着点了点头。
十分高兴的说道:“援朝,你说得很详细,也很有见解。
看来你们这次考察工作做得很到位,这对咱们接下来开展菌子种植事业太关键了。
刘援朝咧了咧嘴:“其实很多东西,都是超子教我的。”
郑江南点点头:“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