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了一场荡气回肠的武林传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更惊悚、也更致命的猜测,却总是在夜深人静、烛火将残之时,才被人如同鬼魅般,用气音小心翼翼地提起。
“嘘……你们几个,都不要命了!”
“我告诉你们一个天大的秘密,你们听完,出了这个门,就当没听过!”
“真正的凶手,根本就没走远,他……他就在这成都城里!”
“还能有谁?你们用脑子想想,州牧大人一死,谁的得利最大?”
“自然是那位大公子,刘瑁!”
“他早就想当这个州牧了,眼巴巴地盼了多少年,只是苦于州牧大人身子骨一直硬朗,就是不肯放权,他一直没机会罢了!这次,我看八成是他等不及了!”
“可我怎么听说是二公子刘璋做的?他看着仁厚,实则心机最深,故意下手,再栽赃给大公子,好一箭双雕!”
“……”
一时间,整个成都城,都化作了一座巨大的、由无数真假难辨的谣言与致命的阴谋共同构筑而成的无形迷宫,人人自危,彼此猜忌,看谁都像是那隐藏在暗处的、手持屠刀的凶手。
而那三方正在明争暗斗、争夺州牧之位的势力,也在这片混乱不堪的棋局之上,各自落下了他们的第一颗棋子。
大公子刘瑁的行事,最为高调,也最为正统。
他以第一顺位继承人的身份,携“大义”之名,命手下那位以忠勇着称的宿将严颜,整合州中所有忠于他的兵马,以一种雷厉风行、不容置疑的强硬姿态,封锁全城,大索三日,摆出了一副哪怕掘地三尺也要找出真凶的姿态,向全益州展示着他的决心与能力。
那位提出“以追凶定归属”的谋士王慊,更是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日夜奔波于各处府衙,亲自调阅着数十年来所有的陈年卷宗,试图从刘焉昔日那无数的仇家之中,寻到一丝能够洗清刘瑁嫌疑的蛛丝马迹。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他们要用最正当、也最无可指摘的方式,堂堂正正地继承这座庞大的基业,他们不希望,自己未来接手的,是一个早已因血腥内耗而变得残破不堪、人心离散的益州。
而刘璋一方,则显得低调了许多,甚至可以说是诡异的沉寂。
赵云在多方打探之后,终于听到了那个让他心头猛然一沉的名字——张任。
那位以枪法沉稳、智虑深远着称的“西川枪王”,他的二师兄,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