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想起师父曾说过,二十年前有位师叔曾遇到过类似病症,最终因药引不足而失败。此刻黄纸病案上没有提到药引,显然是考验他能否另辟蹊径。
“枯木症,病在血,根在肾。”叶尘缓缓道,“肾主水,司津液,血枯则津亏,津亏则肤枯。千年血参可补先天精血,但若无此物,可用‘紫河车’(胎盘)配合‘熟地、阿胶、龟甲胶’熬膏,先补后天气血。针法方面,改‘玉泉针’为‘三阴交、太溪、血海’三穴,以‘文火针法’缓缓催动气血,每日辰时施针,借初升阳气助药力。”
玄霄子忽然取出一个小玉瓶:“这是当年你师叔未能用完的‘血参露’,只剩三滴。若你用紫河车方,可敢在血参露中加两滴黄酒,以火性引动药效?”
叶尘盯着玉瓶,忽然想起《青岚医典》里的批注:“血参性阴,黄酒性阳,阴阳相激,可化磅礴生机。”但此法从未有人试过,稍有不慎便会灼伤经脉。
“弟子敢试。”他接过玉瓶,“血参露滴在紫河车膏上,黄酒需用二十年陈酿,温酒化膏,在辰时初刻服用,随后施针。三日后,患者掌心若现淡红,便是生机复燃之兆。”
玄霄子忽然长叹:“当年你师叔就是不敢用这‘阴阳激变’之法,才功亏一篑。医道如逆水行舟,畏首畏尾者终难大成。”
验道终章
暮色四合时,玄霄子从檀木匣最底层取出一本羊皮古籍,封面上“青岚秘要”四个金字在月光下流转。身后三名弟子同时跪地,行医门最高礼。
“此书传自青岚祖师,记载着医门核心医术与三十六道秘方,其中‘九转还魂针’‘五行生克汤’等,皆为不传之秘。”玄霄子将古籍递给叶尘,指尖在封面上轻轻一叩,“但记住,医术越高,责任越重。当年都市里那位被你治好的白血病患儿,其父母后来送来的黄金,你分文未取,这便是‘忘利’;面对权贵相逼,你宁可得罪也不滥用医术,这便是‘忘名’;为救中毒孩童,你以自身血为引,险些丢了性命,这便是‘忘己’。”
叶尘双手接过古籍,忽觉掌心一沉,羊皮纸上竟传来细微的脉动,仿佛有无数医道先贤的精魂在其中沉睡。他忽然想起初入医门时,在祖师像前发的誓言:“愿以手中针,解天下苦;愿以壶中药,渡世间人。”
“师父,都市里的病症远比山林复杂,西药、器械、人心……”叶尘抬头,眼中有火光跳动,“医门医术若想发扬光大,不能只藏在这青山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