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能吃到多少口粮,全靠自己!
除此之外,还得交一定的公粮,也就是所谓的农业税……
将分地的事情,跟村民们解释清楚之后,黄有田就让魏大根和林为民几人,带着村里人,开始丈量土地,评估每块地的产量多少。
等将村里的所有地确定之后,就会按照土地的肥沃程度,或者说,亩产量多少,平均的分成多少份。
将每块地进行标号,地和地之间,都会专门埋下木头桩子进行区分。
把这些工作做好之后,就是抽号了。
抽到那块地,就是那块地。
对于这种靠手气的事情,魏大山自然要把自己的旺夫老婆叫过来。
“林利民,一份田,十号地!”
“黄永贵,一份田,十八号地!”
很快,前面就传来村里王会计的声音。
而听到这话,村民也不由得羡慕起来。
所谓的一份田,就是红柳村肥力最好的一片地,每年的亩产量,少则两百斤小麦,多则能达到三百斤。
抽中这样的好地块,意味着以后可能多收几十斤甚至一百斤粮食,谁不想拥有呢!
“魏大山家,一份田,五十六号地!”
正在这时,院子里又传来王会计的声音,看着魏大山和李晴刚刚抽出的号码,王会计无奈的摇摇头,
“大山啊,你运气……还行!”
红柳村的好地就这么多,都不够分的,按理说,魏大山能分到一份田,是好事情。但尴尬的是,魏大山和李晴抽出来的这块地,位于一份田的边缘地带。
也就是挨着马路的那块地,这种地一般容易长草,盐碱化比较严重,虽然同属于亩产两百斤的好地段,但却是好地里面最烂的一块……
所以王会计不知如何评价。
“我觉得这地还不错!”
对于李晴抽中的这块边缘地,魏大山表示还算满意。
因为这种地,可操作性太强了。
最开始的时候,可能还会觉得土地肥力不如别人家而发愁,但因为靠近马路,与其说是路,其实更确切的来说,不过是一片荒地罢了,完全可以将其开垦出来,变成自己的田地。
这种状况,以后在广大的农村,十分普遍。
直到后面才逐渐限制起来。
大哥魏大根的手气也还算可以,是五十五号,就跟魏大山的地挨着,不仅土地肥力好,也没有魏大根的烦恼,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