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今日,本将军不谈空泛的道理,只谈实战!”秦朗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锐利起来,“你们可曾想过,为何我大晋的传统武艺,在与邪马台的交锋中,屡屡失利?为何那些号称武艺高强的将士,最终却倒在了敌人的刀下?”
他顿了顿,看到众人眼中燃起的求知欲,便继续说道:“本将军曾在一本古籍中,读到一位前朝兵圣的心得。这位兵圣一生征战,百战百胜,他曾对军中武艺有过一番精辟论述。他说:‘凡比较武艺,务在实敌。若止讲花法,不务实用,则不胜一敌,徒自误耳。’这话何意?便是说,那些只讲究花哨招式,不讲究实用的武艺,在战场上根本无用,只会白白送死!”
“他又说:‘凡习武者,首重体格,次重器械,末重技艺。’何为体格?便是强健的体魄,无穷的耐力!何为器械?便是精良的兵器,熟练的运用!何为技艺?便是那在战场上能真正杀敌,能真正保命的实用招数!”
秦朗的声音回荡在校场上,他用这位“兵圣”——后世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观点,直接点出了传统武术的弊端——过于注重套路和表演性,而忽视了战场上的实用性。
“这位兵圣所率领的军队,百战百胜,屡败强敌,并非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武林高手。而是因为他们拥有最强的纪律,最强的体能,以及最先进的兵法和战术!”秦朗提高了声音,“一个士兵,他武艺再高强,若是体力不济,如何冲锋?若是纪律涣散,如何听从号令?若是只顾自己搏杀,不顾同伴死活,如何能与敌人大军对抗?”
他看向赵承恩:“赵将军,您武艺高强,可您能以一人之力,敌百人否?能敌千人否?战场,是千军万马的厮杀,并非匹夫之勇的较量!”
赵承恩被秦朗这番话问得哑口无言。他引以为傲的武艺,在秦朗的这番话面前,似乎真的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他开始意识到,秦朗所说的“实用”,是真正为了战场杀敌而生的。
理论的灌输,最终还要用实战来验证。
秦朗决定,让老兵们亲眼见识一下新旧练兵理念的差距。
他命令平安卫组成两个五人小队。然后,他从闽州驻军中挑选了二十名武艺最高强的老兵,其中就包括了赵承恩。
“赵将军,你带领二十名精锐,组成一个队伍。”秦朗指着校场中央的训练场,“你们可以自由发挥,用你们最擅长的武艺。平安卫,将以十人之数,与你们进行一场模拟对抗。规则很简单,以制服对手为胜。”
这章没有结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