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和其言。
王让跌坐于地,汗透重衫:“小主何以知老奴表字?” 刘民昂首应道:“建宁三年腊月,卿兄王越于北邙山救驾,卿因此得入宫闱。可记得中平六年四月丙辰,卿曾代弘农王挡过十常侍毒鸠?”字字如惊雷,震得梁上积尘簌簌而落。
唐姬含泪抚儿叹道:“吾儿当有嘉名......”话音未落,刘民忽引《周南》吟道:“麟之趾,振振公子。儿本汉室飘萍客,便唤作‘民’,取《尚书》‘天听自我民听’之意。” 窗外恰有孤鸿掠月,其鸣凄厉如埙。
正是:金汁点化新舆图,稚语道破旧宫闱。
却说唐姬闻言,凤目含泪抚儿叹道:“吾儿既自择名讳,当补表字以全礼数。昔文王百子皆以‘子’冠之,今赐汝字曰‘子檀’,取《诗经》‘檀车煌煌’之征。” 刘民闻言竟在襁褓中稽首作礼,奶渍犹沾唇角,却道:“儿闻檀木可制天子车驾,母亲此字暗合天道。”
忽见王让怀揣铜钱踉跄入门,金属碰撞声惊起梁间燕雀。刘民双目如电,吮指笑道:“烦请王卿置办青盐三斤、细麻十匹、并雒阳城南槐树籽一斗。”唐姬解衣哺乳间嗔怪:“稚子岂知市井物价?”话音未落,刘民忽以乳牙轻啮其乳,含糊道:“母亲可闻春秋时陶朱公鬻马之术?”
窗外暮色如血,映得那包银锭泛起幽光。王让忽觉掌中铜钱重若千钧,颤声问:“小主购置槐籽,莫非要效光武爷舂陵种槐旧事?” 刘民笑而不答,唯见其襁褓间黄绸隐现九州轮廓,竟与案上《禹贡图》遥相呼应。
正是:乳儿啮指论商道,老仆捧钱忆汉槐。
却说颖川乃颍水之阳,钟灵毓秀之地。其地文脉如星垂四野:唐珍、唐瑁等致仕鸿儒结庐颖阴,荀氏一族更显赫非常——荀谌持节镇青徐,荀彧袖藏安邦策,荀攸胸伏百万兵。此间童子尚能诵《楚辞》,老妪犹可论《周礼》,真乃“冠盖满京华”之气象。
这日王让怀揣黄绸至市集,方入当铺门槛,便见掌柜双目如炬。其人以指甲轻刮绸面,惊觉经纬间隐现未央宫朱砂印记。一须发皆白者颤巍巍捧出水晶叆叇,细观三刻,顿足叹曰:“此乃永康元年织室贡品,若存灵帝御批,价比和氏璧;今虽空白,犹值......”话音未落,柜后少仆已高呼:“十缗铜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是时,王让怀揣铜钱疾步趋入茅屋,惊起梁间双燕。唐姬闻铜钱之数,纤指抚过粗麻襦裙。忽忆初入宫时,椒房殿内此类绸缎竟作拭手巾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