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与蜀营粮道重合,石壁渗出的冰水在地面汇成“同源”二字。
天工阁残片自行拼接,背面古篆全文显现:“勿触逆鳞,归位者未竟,擅入者……噬。”“噬”字如蛇口,滴下金水聚成微型浮城。黄月英指“归位者”三字,笔尖颤如秋蝉:“公输班《拾遗录》载‘归墟工程’,欲迁失落神城回昆仑母城。黑影或是守护者,‘归位者’即迁徙浮城?”残片金纹突然窜出,在她掌心烙下螺旋印记。
马钧拾共鸣仪残片,上有黑影螺旋纹,纹路嵌半枚齿痕:“此纹与浮城引擎、机械守卫、我军连弩机括共通!左慈师《天机卷》云‘天地机括,同源异流’,莫非三国机关术脱胎于上古神城?”他忆起幼时见周鼎,其饕餮纹与浮城兽首眼瞳竟有七分相似,残片突然发烫,在他掌心生出与黄月英相同的印记。
诸葛亮铺开舆图,朱砂圈浮城、昆仑墟、三国都城,三点连线恰合水晶残像迁徙轨迹,中点正是天工阁。“原来如此!”他羽扇点祁连山,“‘归位’或是迁散落神城回昆仑母城,三国城堡恐是神城碎片!”言罢指向许昌,朱砂晕开成螺旋纹,与黑影瞳孔无二,舆图边缘突然渗出银液,勾勒出魏都城墙轮廓,竟与浮城垛口形制相同。
此时浮城隐入云海,三国兵器仍微颤如种无形之种。赵云摸枪尖水晶,里中小人影停转,底部现蚊足古篆:“同源……共鸣……”忆起长坂坡青釭剑劈旗时,旗丝震颤似此,然彼时是杀意,此刻却是……召唤?水晶突然发烫,在他掌心烙下印记,与黄月英、马钧如出一辙。
曹昂望浮城方向,握紧剑柄。父曹操临终嘱“遇不可解物,先毁后研”,然黑影精神冲击可乱三军,此力若为敌用,魏室危矣。他暗令工曹造铅盒封浮城残片,却不知甲胄暗格中,从机械守卫拾得的晶核正悄然发烫,在衬里烙出螺旋纹。
陆逊回营沉罗盘于水,见罗盘在水底旋转,涟漪成螺旋纹。忆江东“徐福东渡”传说,仙山或是此浮城?黑影“归位者未竟”何意?他取腰间玉佩,上刻“吴”字自行裂开,露内藏微型铜鼎——孙权赐物,鼎身纹饰与浮城石兽独角无二,鼎内竟滚出一粒晶核,与曹昂暗格中物事一模一样。
诸葛亮推开中军帐的铜环帐门时,夜风裹挟着祁连冰川的寒气扑面而来,将他鬓角的星霜吹得微扬。帐外的更鼓刚过子时三刻,蜀营的刁斗声在空茫中回荡,却掩不住一种细微的震颤——那是兵器架上的长枪、箭簇在共鸣,如群蜂振翅,顺着他掌心的纹路直抵心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