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正统’,便看看这鼎中究竟是何气象!”
众人定睛观之,却见鼎内并无帝王将相的赫赫威仪,唯有炊烟袅袅、童叟嬉戏、商贾往来、耕织有序。许褚阴魂的铁刀竟化作耕牛的犁头,魏延的长枪变作牧童的短笛,吕蒙的佩刀裂为渔女的木桨。三人大惭,各自化作光点融入灵核,鼎身裂痕亦随之愈合,反而多出了“耕”“织”“渔”“读”四幅图案,每幅图案中都有魏蜀吴百姓共同劳作的景象。
四圣见灵核归位,皆长舒一口气。诸葛亮取出一块石碑,上刻“非王非霸,唯民唯生”八字,正是当年南阳农夫所赠的石磨残片磨制而成。荀彧以魏地黄土奠基,周瑜以吴地海水净坛,庞统则撒下蜀地带来的菜籽——瞬间便长出一片青青麦苗,每一株麦苗上都映着四圣的倒影,却又渐渐模糊,化作普通百姓的模样。
正待四圣封坛之际,忽有一道黑影自西北方疾射而来,却是司马懿藏身云端,以“天命罗盘”窥测阵法。那罗盘中心原刻“天命所归”四字,此刻却因灵核的强大气场而疯狂旋转,“天”字裂为两半,“命”字竟渗出鲜血。司马懿大惊,急运内力稳住罗盘,却见罗盘指针突然转向,直指迁徙城地基,针尖处竟凝出“民”字血珠。其养子司马昭在旁见状,惊问道:“父亲,这……”司马懿不答,却见罗盘“咔嚓”一声碎为齑粉,碎片中有一片刺入他掌心,竟显现出“非王非霸”四字——正是诸葛亮所刻石碑上的字迹。
司马懿凝视掌心血字,忽而仰天大笑,笑声中充满不甘与震惊:“世人皆言吾能窥破天命,却不知这‘天命’竟在蝼蚁掌心!”说罢拂袖而去,风中传来他最后的低语:“诸葛亮啊诸葛亮,你筑的何止是一座城,分明是要断了天下权臣的‘王霸之念’……”司马昭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暗中拾起一块罗盘碎片,却见碎片背面刻着“民心即天命”五个古篆,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似疑惑,似动摇,更似埋下了一颗新的种子。
第二节:浮城惊世 民魂聚城王气散
却说四圣镇鼎已毕,但见盘古幡雏形化作万千光丝,将“民魂鼎”托向天际。诸葛亮羽扇轻挥,喝一声:“起!”但闻地脉轰鸣如万马奔腾,迁徙城基址处尘土飞扬,竟有万千百姓虚影破土而出——皆乃历代亡于战乱的黎庶,手中捧着犁耙、织机、书卷等物,齐声唱道:“城非王之城,民乃城之民;一砖一瓦下,尽是血肉魂!”歌声中,整座城池拔地而起,檐角铜铃随声震荡,竟奏出《击壤歌》之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