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五八一年,惊蛰。天色破晓,晨曦如缕,穿透薄雾,洒落在巍峨庄严的长安宫殿之上。今日,这里将见证一场改写历史的重大仪式——北周王朝的禅让大典。
整个长安城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唤醒,处处弥漫着庄严肃穆的气息。街道两旁,禁军林立,身着鲜明甲胄,手持长枪,如同一排排挺拔的青松,为大典保驾护航。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虽不敢靠近宫城,但眼中满是好奇与敬畏,交头接耳地猜测着大典的种种。
宫城内,红墙黄瓦在晨光下熠熠生辉。御道上铺满了猩红的地毯,一直延伸至大典举行的金銮殿前。金銮殿外,三层汉白玉台阶雕龙刻凤,栩栩如生。台阶两侧,摆放着巨大的青铜鼎,鼎中香烟袅袅,散发出神秘而庄重的气息。
随着吉时临近,鼓乐齐鸣。悠扬的钟磬之声、激昂的鼓点,交织成一曲宏大的乐章,在宫城上空回荡。王公大臣们身着华丽朝服,头戴冕旒,神色凝重,依次步入金銮殿外的广场,按照品级站列整齐。
北周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宇文阐,身着一袭黑色衮服,头戴沉重冕冠,缓缓走出宫殿。他的步伐略显沉重,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王朝的兴衰荣辱。在他身后,是数位侍从,手捧象征皇权的仪仗。宇文阐面色平静,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落寞。他深知,今日之后,北周的历史将画上句号。
另一边,杨国奇身着崭新的蟒袍,身姿挺拔,气宇轩昂地站在广场中央。他目光坚定,望向宇文阐走来的方向,眼神中既有对即将到来的至高权力的期待,又有对新王朝的壮志雄心。
宇文阐走到杨国奇面前,停下脚步。两人对视片刻,宇文阐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声音虽不大,但在这寂静的广场上却清晰可闻:“自朕登基以来,深感治国不易。今观天下大势,隋王杨国奇德才兼备,民心所向。朕愿顺应天命,将皇位禅让于隋王,望隋王能善待百姓,保我大周子民太平。”
言罢,宇文阐转身,侍从将一个锦盒呈上。宇文阐双手颤抖着打开锦盒,一枚温润的玉玺静静躺在其中,这便是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传国玉玺。它历经数朝,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宇文阐凝视着玉玺片刻,仿佛在与北周的历史作最后的告别。然后,他郑重地双手捧起玉玺,递给杨国奇。
杨国奇单膝跪地,双手接过玉玺。当他的手指触碰到玉玺的那一刻,仿佛一股电流传遍全身。他感受到了这枚玉玺所承载的重量,那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在众人的欢呼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