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她下意识地转动着手腕上的手表,这是她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顾方远注意到,在体制内的人眼中,那些仿冒品商人就像田里的韭菜——现在任其生长,等需要时一镰刀下去,不仅能清除杂草,还能收获一批“战利品”充实国库。
心中苦笑着摇摇头,这个比喻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当然,他也理解这种思维定式的形成,毕竟谁都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不可能知道,未来高科技行业被外国人卡脖子有多难受。
想了想,隐喻道:“物品可以轻易改变.....”
说话同时,走回座位,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微微前倾,“但人的思想会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
他直视余淑仪的眼睛,“余记者,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是品牌?”
余淑仪将钢笔轻轻放在笔记本上,双手交叠置于膝上。
她略微仰起下巴,这个姿势让她看起来更加自信。
“品牌代表独有性,商品质量更有保障,所以价格也比较贵!”她的回答干脆利落,显然早已思考过这个问题。
顾方远微微点头,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叩。
“你说得对,但并不全面。”他站起身,开始在房间里踱步,“独有性是社会赋予它的权利,商品质量是它的基本条件。”
走到窗前,他忽然转身,阳光在他身后形成一道光晕,“至于价格嘛,头花一开始1块钱一个,大家抢着买。现在遍地都是5毛钱头花,如果再跟你说,相同的头花1块钱,你自然会觉得贵。
所以品牌商品不存在贵一说,只是有了仿品才凸显出它的价格。这种比较少不对的,然而,人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品牌方的先期投入谁来买单?”
余淑仪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
钢笔不知何时又回到了她手中,笔尖悬在纸面上方随时准备记录。
顾方远注意到她这个细微的动作,嘴角浮现一丝笑意。
“所以在我看来,品牌真正的价值是创新。”顾方远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几分,右手握拳轻轻捶在左手掌心。
“一个社会环境如果习惯了模仿别人,就很难拥有创新能力。”他的语速渐渐加快,“他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能模仿,为什么要创新?模仿别人既省钱,又快捷.....”
说到这里,顾方远突然停下脚步,双手撑在会议桌上。
“站在商人角度,自然选择怎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