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苗医把人体疾病分为内科36症,外科72疾,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n
“有空你去贵州苗族地区走走便知,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掌握着几种、几十种药物治疗方法,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均种植有药材,可?谓‘百草皆药,人人会医’。寨中更流传着‘千年苗医,万年苗药’的说法。”
\n
“可?惜,苗医发源于恶劣的地理环境,却也败于这样的地理环境,”邱秋看着郑平生,不无惋惜道,“药材运出?山是一难,找寻收购方是二难,发展苗医苗药是三难,让大?家认识苗医苗药更是任重而?道远。”
\n
“志起足下,虽远,亦要扬帆!邱大?夫志向远大?啊!”郑平生赞叹完,遗憾、悲伤、感慨道:“66年之前,沪市有著名老?中医63人,你知道,现在仍能坚持上半日班的有几人吗?”
\n
“9人。66年全国有中医学院1371所,至去年,仅剩120所,十年减少91%。”郑平生闭了闭眼,“触目惊心!需要发展的又何止是苗医。”
\n
拍拍邱秋的肩,郑平生背着双手,步伐蹒跚地向前走道:“走吧,咱们先去药房看看,我怕你要的药材不一定齐全。”毕竟,邱大?夫提出?的以香为药,佩戴治疗,他还没听过,医院药房里的中药材本就不全,制香之物,有没有都是两?说。
\n
蜀椒没有,回?心草没有,玫瑰、香薷没有。
\n
邱秋换香方,结果,需要用的西?红花、夜交藤、乳香亦无。
\n
连换了几张香方,用现有的药材凑都凑不齐任意一副香方。
\n
邱秋只得把现有的各样抓一些,明天去她要任职的广济医院看看。
\n
拎着药包刚一走出?药房,褚辰回?来了,伸手接过妻子手里的大?包小包,“回?家制药吗?”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