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如何答题?当然是往务实、言之有物的方向答。
\n
若是对洛阳局势知之甚少的,便往流寓州走一趟,寻来南渡后裔问询一二。
\n
虽然这些人不可能亲自在洛阳住过,但或多或少,也从祖辈口中听到过一些东西。能多出些“论据”就是好事。
\n
陛下有意取消流寓州郡的称呼,以新朝新州为其命名,想来等洛阳战局落定,此地也将有新的州府修建起来,空缺出来的官职不知凡几,正是他们这些人的机会。
\n
“若是对长篇策论没什么把握,那就落实于一地一村,这洛阳八关之内,昔日京畿之地,人口百万,村镇接邻,总能找到个冷僻的角度特立独行。至于随后如何,且待在陛下面前露脸之后再说。”
\n
这听起来像是个歪门邪道?
\n
不不不。
\n
要知道,读书多年仍旧一穷二白,只能依托于士族庄园而居的不在少数,要得到举官的机会,比登天还难,若真能切中陛下喜好,先从个小吏做起,总好过蹉跎岁月。
\n
——这该算是人群之中最为普遍的想法了。
\n
再便是些家底殷实些的,已有了另外的算盘。
\n
为人捉刀一事,在方今并不少见。难以跻身官场的人常有受高门雇佣,为即将踏入政坛的年轻人代笔成文,以便给这后生晚辈图个好名声。
\n
现在陛下不爱空谈只爱时务策,大不了就是换一篇文章来默背就好。
\n
只是洛阳那地方,属实是距离交战前线太近了,还不知道陛下此次支持能否将其保住,这样说来,再记一些诸如江南吴会的治理,官阶吏治的改动等等,或许更为合适。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