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况下,毫无节制地将兵力投入战场,只会落得一个惨败的结果。
\n
但……
\n
拓跋圭这一走,洛阳就真是永安的天下了。
\n
再看这片重新出现的天幕,姚兴又怎敢再将它当做是剧透永安弱点的利器,向它望去的目光里,都难免有几分失神。
\n
若非秦军已因生死危机的舆论,重新恢复了战意,他此刻恐怕已经倒下去了。
\n
姚兴揉了揉额角,向面前之人吩咐:“崇弟,将天幕说的都记下来。”
\n
接连的打击,难免让他有些神志不清。他必须确保,在清醒的时候还能重新做一次判断。
\n
姚崇看了一眼姚兴此刻疲累苍白的神色,不知道该不该感慨,幸好天幕是在之前提到的姚苌,而不是此时。就算说的是永安的功绩,也总好过再往姚兴身上捅一刀,是吧?
\n
……
\n
【以洛阳之战为分水岭,或者以桓玄受封楚王为分水岭,永安在政治与军事上的主动权都壮大了不少。】
\n
【乍看起来,桓玄与永安的相争已经摆在了明面上,手握荆州虎士的桓玄还拿到了楚王名号,但细看这个时期的一条条政令,起码有三成出自永安之手。】
\n
【不要小瞧这个三成。因为这三成是明确的政令独出,甚至没有包括另外两位被影响发出的决策。】
\n
【这就很了不得了。】
\n
【不错,太后摄政是有先例的,比如说西汉时期的吕雉,比如说东汉幼儿园时期的那几位,但是权臣统领朝政、世家门阀势力坐大,和太后真正掌握大权一定是矛盾的。谁是主,谁是次,这其中是有门道的。】
\n
【例如,历经六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